喜氣與聖潔—從圖像資料看臺灣婚禮服飾的演變

臺北市愛國東路、中山北路、臺中市三民路,以及高雄市中山路,都是全臺著名的婚紗街。走在婚紗街上,就像觀賞當季婚紗大展一般,櫥窗內的各式婚紗琳瑯滿目,每到假日更時常有穿著婚紗的展售小姐在街道上發送氣球、宣傳單,整條街就像舉辦嘉年華會一樣熱鬧非凡。

然而,現代婚禮蔚為流行的白紗禮服,其實原先是天主教徒舉行隆重祭典時所穿的典禮服,後來才逐漸演變為結婚禮服。透過日治初期的老照片等圖像資料來看,臺灣在不同政權與時代風氣的影響下,婚禮服飾呈現出臺灣多元文化融合的過程。而臺灣的婚禮服飾從傳統中國婚禮象徵喜氣的大紅色禮服,轉變成西方表示聖潔的白色婚紗,要到1910年代以後才開始出現,而且是從頭紗開始改變。

中研院台史所藏:1912年林祖壽與蔡嬌霞結婚照
 瀏覽大圖

▲圖1:1912年4月27日林祖壽與蔡嬌霞結婚照(圖像來源:蔡蓮舫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以下稱為本館)收藏由清水蔡家後人所捐贈的一系列蔡蓮舫文書,其中包含珍貴的臺灣早期嫁娶行列系列照片。圖1即為1912年4月27日,板橋林家林祖壽與清水蔡蓮舫女兒蔡嬌霞結婚時拍攝的照片。照片中,蔡嬌霞身穿傳統中國嫁衣及霞披、頭戴鑲有珠簾的鳳冠,林祖壽穿戴清代長袍馬褂官服。一般說來,兩人的服飾裝束其實是九品命官、命婦的穿著,命婦禮服上的線穗顏色、刺繡圖案、霞披的圖案、鳳冠鑲飾的珠寶材質,以及命官長袍上的繡線顏色等等,各個品級皆有詳細規定,是具有官位的人才能穿戴。但自明代以後,庶民結婚時可假借九品官服為結婚禮服,有品級之人則需依照品級穿著。這個習慣延續到清代,甚至到了臺灣的日治初期,從板橋林家與清水蔡家的聯姻照片中,仍可看見中國傳統婚禮習俗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1910年代左右,拍照技術才逐漸傳入臺灣,當時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辦法隨意拍照留念。因此,早期老照片等圖像資料呈現的大多是社會上層階級的生活樣貌。林、蔡兩家皆是臺灣當時有名的地方大族,才有辦法穿戴如此華麗的結婚禮服,一般家境並不富裕的平民百姓,大多自行縫製嫁衣,以紅色的大襟衫、裙及蓋頭來替代。

1910至1920年代之間,是臺灣婚禮服飾的過渡時期,受到日治時期的西化風氣影響,中西混搭的服飾風格充分表現在婚禮禮服上。約與林蔡兩家聯姻同時期,林蔡聯姻選擇以中國古禮婚禮進行的方式,而臺灣第一代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高長的四男高再祝醫生,與許翰民醫生長女許美的聯姻,其婚禮卻已開始融入西方色彩。

從1910年4月21日兩人結婚時所拍攝的結婚照(圖2)來看,新郎身著福鏤庫(Frock coat)禮服、山高帽(Bowler hat)搭配黑色皮鞋,新娘却穿著臺灣衫,顯示此時期西式作風已在臺灣社會中出現,身著西服是時髦的象徵,遂出現「西服配臺灣衫」的特殊景象。

中研院台史所藏:1910年高再祝與高許美結婚照
 瀏覽大圖

▲圖2:1910年4月21日,高再祝、高許美結婚照。(圖像來源:臺北大安高慈美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1911年,高再祝與高許美的結婚週年紀念照片(圖3左)中,高再祝依舊身著福鏤庫禮服搭配黑色皮鞋,高許美則從臺灣衫改穿改良式禮服,頭戴白紗、手持百合捧花。此外,再從1920年代,霧峰林家林烈堂的長子林垂拱,與前清進士陳望曾之女陳瓊珍的結婚照(圖3右)來看。林垂拱並未穿著時髦的西裝,而穿著中國傳統的長袍,陳瓊珍也並未穿著完全西式的長裙擺禮服,卻是以短版的鳳仙裝搭配長度及地的白色頭紗,且穿著有刺繡圖案的布質高跟鞋。藉由過渡時期的兩張老照片,看出臺灣當時已將一般喜事視為禁忌的白紗,轉化成為聖潔的象徵,而西方婚禮服飾也逐漸傳入臺灣社會。

中研院台史所藏:1911年高再祝與高許美結婚週年紀念照
 瀏覽大圖
中研院台史所藏:1920年代林垂拱與陳瓊珍結婚照
 瀏覽大圖

▲圖3:左為1911年高再祝、高許美結婚週年補拍婚紗照。右為1920年代林垂拱、陳瓊珍結婚照。(圖像來源:臺北大安高慈美文書、蔡蓮舫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經過時代的變遷,臺灣的婚禮服飾風格演變到了1930年代,呈現出完全西式的特色。1937年,高再祝的次女高慈美,也是臺灣第一位鋼琴女教授,與臺北富商李春生之曾孫李超然的結婚照(圖4左),以及蔡蓮舫的三子蔡伯淙與莊素鶖的結婚照(圖4右),便可看出此時已跳脫中西混搭的服裝型態,完全呈現西式的禮服風格。

中研院台史所藏:1937年李超然與高慈美結婚照
 瀏覽大圖
中研院台史所藏:1937年蔡伯淙與莊素鶖結婚照
 瀏覽大圖

▲圖4:左為1937年李超然、高慈美結婚照。右為1937年蔡伯淙、莊素鶖結婚照。(圖像來源:臺北大安高慈美文書、蔡蓮舫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本館收藏的兩張1937年結婚照中,李超然與蔡伯淙皆身著摩令古(Morning coat)、手持高呢帽並搭配黑色皮鞋,高慈美身著西式長裙禮服(Wedding dress),莊素鶖則難以辨識是否穿著連身禮服,但裙擺明顯看出並未及地,但兩位新娘皆手持百合捧花,頭戴曳地的白色頭紗。特別提出一點,此時照片中的四位新人與之前的結婚照最大的不同,在於四人雙手皆戴有白色手套。而結婚必須戴手套的含意多有不同,西方認為手套是象徵愛情的信物,臺灣老一輩人家的說法則認為,結婚當天新娘不要做事,日後會比較好命,所以新娘才會戴手套。

時代演變至今,拍照技術日新月異,拍攝照片不再是個昂貴的活動,結婚禮服也轉變以西裝搭配婚紗為主的風格。傳統西方

撰文 丁瑞茂

圖片/攝影 丁瑞茂、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句爛熟的廣告詞,但不可諱言的是,科技確實反映了人性。人性之一就是圖便利,希望產品能集所有功能於一身(即使有些功能你一輩子也用不到),所以才會有各式強調All-in-One的3C產品。但各位可能無法想像,All-in-One的概念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萌芽了。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歷史文物陳列館有一件製作精美的青銅器「三節提梁卣」,這件商代的酒器,就是將提梁,蓋子,杯子和器身,全部集於一身,All-in-One了。(圖一)我們先來看看這件酒器是怎麼發現的。

話說距今近八十年前,一九三四年的耶誕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安陽發掘團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了一座「國家寶藏」,這座寶藏的編號是:西北岡1022號墓。這座墓的全長為2.3公尺,寬0.8-0.9公尺,是西北岡東區祭祀坑中的一座小墓。墓中出土了一套十件的銅酒器:兩爵;一觚(ㄍㄨ);兩觶(ㄓˋ);兩斝(ㄐㄧㄚˇ);一卣(ㄧㄡˇ);一方彝(ㄧˊ);一角形器。該墓所有出土的器物於二○○九年經文化部審定公告為「國寶」,其中的「三節提梁卣」和「夔龍紋角形器」是迄今考古僅見的例子(圖二)。下面就來談談今天的主角──「三節提梁卣」。

「卣」是古代一種盛酒的器物,目前學者是依循宋代人將這類器物稱為「卣」。這種器物的主要特徵是:斂口(小口)、鼓腹(有個大肚鼓鼓的腹身);頸部兩側有一提梁;口的上面有蓋子,蓋上有鈕,可供拿取;器物底部是圈足(足部是中空的圓圈)。三節提梁卣,顧名思義,除了提梁外,器身還可以分開成上中下三節:上為器蓋;中為頸部;下為器腹。此器小口微侈(口稍向外撇)、長頸、垂鼓腹(大肚下垂)、圈足。提梁的外型與器蓋和頸部的弧度相配合:上窄下寬,中間內彎;並以一蟾蜍形鏈和器蓋相連;兩末端為立體形兔首,巧妙的掩飾提梁和器腹的套合處,器腹為豎環,提梁為橫環,相套後可豎立,可前後擺動,但擺動的角度前後不一。

-->
全站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