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津古渡—永平霽虹橋
- 識別資訊
- 典藏登錄號:00004073
- 資料類型
- 型式:靜態圖片
- 照片
- 主題與關鍵字
- 主題類別:交通運輸
- 官方族稱:未辨識
- 描述
- 雲南省西部保山市與永平縣交界的瀾滄江上,有一座飛架於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的霽虹橋,瀾滄江,發源於青海唐古喇山東北部,經西藏進入雲南省境內,向南流經迪慶、麗江、大理、保山、臨滄、思茅和西雙版納,然後出境在國外稱為湄公河。居住在瀾滄江兩岸的各族人民,為征服這一天險,在江上開闢了無數的渡口,架設了許多橋樑,霽虹橋的位置是漢朝的「蘭津古渡」,東漢時民間曾流傳著:「漢德廣,開不賓;渡博南,越蘭津;渡瀾滄,為他人」的歌謠,以抒出漢王朝為開發永昌郡,徵發大量民工服役之苦。東漢永平年初架起藤蔑橋;元貞年(1295年)改架木橋,得名霽虹橋;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改建鐵索橋,清康熙年間重修。
- 出版者
- 典藏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格式
- 原件尺寸:4*5
- 範圍
- 拍攝地點_今:中國雲南省保山市
- 管理權
- 典藏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授權聯絡窗口
- 請連結至「史語所藏品圖像授權申請」網站申請授權,網址:
https://copyrite.ihp.sinica.edu.tw/ihponlinec/ihponline?@@0.839784801413984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