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楊氏副盲鰻學名:Paramyxine yangi台灣俗名: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大陸名:楊氏副盲鰻
中文名:楊氏副盲鰻學名:Paramyxine yangi台灣俗名: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大陸名:楊氏副盲鰻
- 識別資訊
-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001_009
- 著作者
- 命名者:Teng, 1958
- 資料類型
-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 主題與關鍵字
- 科中文名:盲鰻科
- 描述
- 型態特徵:體延長呈圓柱狀,體後方側扁。眼退化為皮膚所覆蓋。無上下頜。口腔外緣具四對鬚;口腔外側左右各有兩列齒,其內列齒之2-3顆齒之基部癒合,齒列式(6-8)+3/2+(7-9)。鰓孔每側5個,彼此間距小,聚集成群而呈不規則分佈,左側最後一個大於其餘鰓孔。體側各有一列黏液孔,可依位置區分為鰓前區、鰓區、鰓肛區及肛後區等四區,本種魚之鰓區不具黏液孔,故黏液孔數分別為(16-23)+0+(42-47)+(8-11),總數為66-78。無鱗。肛門位於體後端。無背、臀、胸及腹鰭,僅有尾鰭。體色呈灰褐色,背部中央無白帶,腹部淡色。本種為1958年由鄧火土博士發表於台灣的新種。Quadratus yangi 為其同種異名。
-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在較淺海域,營寄生生活,一般吸附於其他魚類的鰓上或峽部,亦可由鰓部咬穿體壁,食內臟及肌肉,僅留皮骨;有時會吸附並咬食落網的魚類。
- 地理分佈:分佈於台灣的西部及東北部海域。
- 漁業利用:主要為底拖網捕獲,全年皆產。早先盲鰻並無人食用,皆以下雜魚處理,近來才有餐廳特別烹調,價格昂貴。食用時需先剝皮,去除內臟後方可食用,以辣炒九層塔來食用,味道不錯。
- 出版者
- 負責人:邵廣昭
- 日期
-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 來源
-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 語言
- 中文;英文
- 管理權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授權條款




- 授權聯絡窗口
-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