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大斑裸胸鯙學名:Gymnothorax favagineus台灣俗名:錢鰻、薯鰻、虎鰻大陸名:豆點裸胸鱔
中文名:大斑裸胸鯙學名:Gymnothorax favagineus台灣俗名:錢鰻、薯鰻、虎鰻大陸名:豆點裸胸鱔
- 識別資訊
-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073_020
- 著作者
- 命名者:Bloch & Schneider, 1801
- 資料類型
-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 主題與關鍵字
- 科中文名:鯙科
- 描述
-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吻圓;上、下頜略呈鉤狀。尖牙;上、下頜齒單列,頜間齒單列,鋤骨齒在大型個體上由前向後由單列逐漸變為雙列。脊椎骨數139-143。本種體色由白、灰白至灰褐色;體表具許多圓黑斑點,斑點的直徑隨著魚體成長並不顯著地增大,而是斑點數量增加;頭部斑點密度較高,且常形成類似蜂巢狀的斑紋。斑點數量和斑點間隔有相當大的變異。
-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淺海珊瑚、巖礁的洞穴及隙縫中。以魚類為主食。黑斑裸胸鯙的斑點間隔因受地點、體型及族群等因素影響而有很大的變異。大型個體棲穴附近經常可見清潔性動物,如魚醫生、清潔蝦等與其共生,為大鯙進行清潔性服務,清除體表或口腔中的寄生蟲,如魚蝨、橈腳類等。
- 地理分佈: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之間的溫暖海域:如南非、紅海、阿曼、馬爾地夫、印尼、日本、菲律賓、澳洲大堡礁等地。在臺灣廣泛見於各地珊湖、巖礁分佈的海域。
- 漁業利用:一般利用延繩釣、陷阱籠具等漁法捕獲。生猛海鮮店常見本種;亦有剖開曬乾加工後食用的方式。大型個體在水族館中展示,相當能吸引遊客的注意。
- 出版者
- 負責人:邵廣昭
- 日期
-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 來源
-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 語言
- 中文;英文
- 管理權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授權條款




- 授權聯絡窗口
-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