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台灣櫻花鉤吻鱒學名: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台灣俗名:櫻花鉤吻鮭、台灣鱒、大甲鱒、梨山鱒大陸名:台灣馬蘇大麻哈魚(櫻花鉤吻鮭)
中文名:台灣櫻花鉤吻鱒學名: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台灣俗名:櫻花鉤吻鮭、台灣鱒、大甲鱒、梨山鱒大陸名:台灣馬蘇大麻哈魚(櫻花鉤吻鮭)
- 識別資訊
-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166_001
- 著作者
- 命名者:(Jordan & Oshima, 1919)
- 資料類型
-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 主題與關鍵字
- 科中文名:鮭科
- 描述
- 型態特徵:體紡錘形而側扁。口端位,口裂大,可達眼睛後緣直下方;上頜口緣由前頷骨和上頜骨所組成,上頜骨較寬, 後緣蓋及下頜骨;雄魚口裂更大,上下頜稍具鉤形。鰓被架12-16。體被細小的圓鱗,頭部裸出無鱗。背鰭單一,軟條數12 -15;背鰭稍後方有一脂鰭;臀鰭軟條數11;腹鰭具腋突;尾鰭叉形。背部黑青綠色,腹部銀白,體側中央有9個橢圓形雲紋斑點,終生不褪,側線上方散佈約10-30個小黑點。本種和日本、韓國及中國東北地方所產的馬蘇麻哈魚(Oncorhynchus masou )極為相似, 彼此間的差異僅是「本種的臀鰭、胸鰭鰭條數目平均較少(約減少2根),脊椎骨數目也較少(平均少約3節),而且體側的小黑點也比較少(平均約少50個)等」,雖然有這樣的差異,但是還沒有被承認是一個獨立的種,因此一般較同意本種是一個台灣特有的亞種。
- 棲所生態:陸封型魚種。原本為溫帶冷水性魚類,適宜生活的水溫在15℃以下,推論是冰河時期遺留在台灣高山溪流的特殊魚種。性兇猛,以水生昆蟲及小魚等為食。
- 地理分佈:本種是台灣特有亞種,僅產於大甲溪上游環山村海拔1500m以上的溪流。 目前只有在嚴格保護的七家灣溪部份流域中才可見到少數族群。
- 漁業利用:屬於國寶級的珍稀魚種,是受保育的種類。
- 出版者
- 負責人:邵廣昭
- 日期
-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 來源
-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 語言
- 中文;英文
- 管理權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授權條款




- 授權聯絡窗口
-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