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達氏橋燧鯛學名:Gephyroberyx darwinii台灣俗名:燧鯛、燄孔、厚殼、大目孔大陸名:達氏橋棘鯛
中文名:達氏橋燧鯛學名:Gephyroberyx darwinii台灣俗名:燧鯛、燄孔、厚殼、大目孔大陸名:達氏橋棘鯛
- 識別資訊
-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267_001
- 著作者
- 命名者:(Johnson, 1866)
- 資料類型
-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 主題與關鍵字
- 科中文名:燧鯛科
- 描述
- 型態特徵:體高而側扁,呈卵圓形。頭大而高,具大型的黏液腔,外被以薄膜。吻鈍短。眼大;眼眶下緣及後緣具若干條長短不一的骨脊。口前位,斜裂,上頜骨末端達眼後緣下方,下頜骨略突出,在縫合處具一小突起;上下頜細小,絨毛狀;鋤骨及顎骨具齒。鰓耙細長,鰓耙數19-22。鰓蓋骨後緣有一短棘,前鰓蓋骨後下緣具另一強棘。體被小櫛鱗,頭部無鱗;側線約略平直,鱗片較體側其他部份鱗片稍大,其上有一棘凸;腹鰭與臀鰭間之腹中線上具9-16個稜鱗。肛門緊接於臀鰭起點之前。背鰭單一,具缺刻,硬棘數VIII ,其中第IV棘最長,軟條數 13-14,皆較硬棘長;臀鰭第一硬棘很小,具III +11鰭條;尾鰭深叉,上下葉緣尖形。體灰褐色,口腔及鰓腔黑色。各鰭淡色。以前所記載之橋燧鯛(Gephyroberyx japonic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大陸棚陡坡區200公尺深以上水域的深海底層魚類,通常出現在硬質底層處,一般棲息深度在200-500間,幼魚則常出現於沿岸。以小蝦及魚類為食。
- 地理分佈:分佈於世界各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台灣分佈於東北部、南部及東沙海域。
- 漁業利用:可利用底拖網捕獲,在中東大西洋常被利用於魚粉或魚油,本省產量少且魚體小,一般皆以下雜魚處理。
- 出版者
- 負責人:邵廣昭
- 日期
-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 來源
-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 語言
- 中文;英文
- 管理權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授權條款
- 授權聯絡窗口
-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