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伸口魚學名:Epibulus insidiator台灣俗名:闊嘴郎大陸名:伸口魚
中文名:伸口魚學名:Epibulus insidiator台灣俗名:闊嘴郎大陸名:伸口魚
- 識別資訊
-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90_046
- 著作者
- 命名者:(Pallas, 1770)
- 資料類型
-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 主題與關鍵字
- 科中文名:隆頭魚科
- 描述
- 型態特徵:體延長;頭尖;體中高;背鰭前方之頭部背面圓突,眼前與眼上方稍凹。口特別突出;上下頜可強度伸縮;下頜骨向後超越鰓膜;上下頜齒各一列,前方各有一對犬齒;鱗片大型,頰鱗二列,下頜無鱗;側線間斷。D. IX, 10;A. III,8-9;P.12;L.l. 14-15+8-9;G.R.5+12;成魚尾鰭上下緣延長為絲狀。體色多變異,且易隨棲息地而改變體色深淺,一般頭體一致為黃色、暗黃褐色、黑褐色或橄欖綠等;鱗片具深色斑,而形成點狀列;背鰭第I與第II棘間有一暗色斑,向後形成暗色縱帶;各鰭與體同色。幼魚體褐色,三條白色細橫帶,眼具放射狀細白紋。
-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珊瑚礁處或礁湖區,水深約1-42公尺。以甲殼類、貝類等為食。獨居性。具有模擬落葉之習性。
- 地理分佈: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及南非到夏威夷、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琉球與台灣,南至新加勒多尼亞海域等。台灣發現於南部、小琉球、蘭嶼及綠島等地。
- 漁業利用:具有特殊的口部伸縮動作,是水族館之常客。有報導(Halstead, B.W., P.S. Auerbach and D.R. Campbell, 1990 )其肌肉可能含熱帶魚毒素,食用後會引起中毒,特別稱為「熱帶魚毒素中毒(ciguatera poisoning)」,「熱帶魚毒素中毒 」最早來自古巴,當地人是指中了一種名叫「雪卡 (cigua)」 的貝類 (Livona pica) 所引起的腸胃不適及神經系統障礙,現已被引用做為食用所有熱帶海域珊瑚礁區有毒魚類所引起的中毒現象。其毒性是因為
- 出版者
- 負責人:邵廣昭
- 日期
- 資料修訂日期:2006-10-31
- 來源
-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 語言
- 中文;英文
- 管理權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授權條款




- 授權聯絡窗口
- 許婉蓉小姐
02-26521885 轉316
sofia@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