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康氏馬加鰆學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台灣俗名:土魠、馬加、馬鮫、梭齒、頭魠、鰆大陸名:康氏馬鮫
中文種名:康氏馬加鰆學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台灣俗名:土魠、馬加、馬鮫、梭齒、頭魠、鰆大陸名:康氏馬鮫
- 識別資訊
-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82495
- 著作者
- 命名者:(Lacep鋄e, 1800)
- 資料類型
-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 主題與關鍵字
- 科中文名:鯖科
- 描述
- 型態特徵:體延長,側扁;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處各具3條隆起脊,中央脊長而高,其餘二脊短而低。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各具齒一列,齒強大,側扁,三角形,12-16枚,排列稀疏;腭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0-2+1-8。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鱗較大,腹部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無分枝,沿背側延伸至第二背鰭後方急降至腹側,再呈波浪狀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V-XVIII,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8-11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側灰綠色,腹部銀白色,成魚體側有50-60條波形黑色橫帶,幼魚則呈點狀。
- 棲所生態: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淺的大陸棚區,有時會出現於岩岸陡坡或潟湖區,甚至河口域。游泳敏捷,性凶猛,成小群游動。主要捕食小型群游魚類和甲殼類。
- 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自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澳洲,北至韓國、日本。台灣各地均有產,尤以東部及南部海域產量最多。
- 漁業利用:各沿岸國重要之食用魚,經濟價值高。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流刺網、一支釣為主。全世界一年估計產量為55,000-75,000公噸。煎食、煮味噌湯或加工成魚羹皆宜。
- 出版者
- 負責人:邵廣昭
- 日期
- 資料修訂日期:2011-11-10 00:00:00
- 來源
-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 語言
- 中文;英文
- 管理權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授權條款




- 授權聯絡窗口
-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