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種名:邵氏擬鱸學名:Parapercis shaoi台灣俗名:海狗甘仔、狗、舉目魚、雨傘閂、花狗母海、沙鱸、大陸名:邵氏擬鱸
中文種名:邵氏擬鱸學名:Parapercis shaoi台灣俗名:海狗甘仔、狗、舉目魚、雨傘閂、花狗母海、沙鱸、大陸名:邵氏擬鱸
- 識別資訊
-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95359
- 著作者
- 命名者:Randall, 2008
- 資料類型
-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 主題與關鍵字
- 科中文名:擬鱸科
- 描述
- 型態特徵: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6枚。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51-55。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具淺缺刻,具硬棘V,軟條21-22;臀鰭硬棘I,軟條17;胸鰭軟條17;尾鰭圓形,上葉數軟條會延長尖出。體上半部橘褐色,具8條模糊的暗色帶;體下半部淺色,具8條橘色帶; 眶前至吻部具一三角形褐色斑;具一橘色淚滴狀眼帶;後頸部與鰓蓋較後方部分具一個小深褐色的斑點寬區域。背鰭基底具一列褐色斑點;胸鰭、腹鰭與臀鰭無斑點;尾鰭具黑色短帶。過去台灣所記錄的索馬利擬鱸(Parapercis somaliensis)實為本種之誤鑑。
-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深的海岸斜坡區。以魚類及底棲甲殼類動物為食物。
- 地理分佈:台灣及日本。
- 漁業利用:中小型魚,可食用,唯魚體大小不一,亦常作下雜魚處理。一般均以底拖網捕獲,一支釣亦可釣獲。
- 出版者
- 負責人:邵廣昭
- 日期
-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21 14:31:24
- 來源
-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 語言
- 中文;英文
- 管理權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授權條款




- 授權聯絡窗口
- 許婉蓉小姐
02-26521885 轉316
sofia@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