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螺(學名Pomacea canaliculata)別名金寶螺、蘋果螺,是雜食性水生螺類,原產於南美洲阿 根廷。於1979年被私人引進台灣,原意為取其食用價值取代田螺;不法商人大量繁殖推廣,卻因肉質鬆軟不受消費者喜愛,紛紛棄養,放流於田溝、小溪;因福壽螺的環境適應力極強,不久便遍及台灣各淡水水域、池塘稻田。
福壽螺是雜食性螺類,尤其喜食水稻嫩株,時常在河邊、溝渠邊壁上看見的粉紅色苺狀團塊,就是牠的卵塊;每個卵塊含有卵粒數十到數百顆,只要10-17天便可孵化,完成一個世代需時88-204天,一年可繁殖兩個世代,再加上福壽螺在台灣沒有天敵,便不難想像全數慘遭侵略的稻田慘況。
目前農民防治的方法是施用特定藥劑的農藥,除了福壽螺無法生存之外,其他目標之外的生物也會受到傷害:青蛙、泥鰍、蝌蚪等。其他防治方法是將卵塊撥入水中,福壽螺雖然是水生螺類,但卵塊只要落水即無法孵化;還有農田是在圳溝中立一木柱,利用福壽螺離水產卵的習性,吸引福壽螺在木柱上產卵,再集中銷毀木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