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朱一貴,就想起他傳說中的響亮名號「鴨母王」,以及「清代臺灣三大民變」之中第一個爆發的「朱一貴事件」。一七二〇年(清康熙五十九年),臺灣鳯山縣縣令出缺,由臺灣知府王珍自攝縣政,但王珍並未親理該縣政事,令其次子代理。王珍次子貪橫苛刻,激起民眾強烈不滿。一七二一年(康熙六十年)四月,由漳州移民甫七、八年的朱一貴在岡山號召民眾起事,自稱「大明重興,大元帥朱」,隨後攻破府城,席捲臺灣南部,自立為「中興王」,定年號「永和」。但不久後內部分裂,朱一貴與另一起事領袖杜君英分道揚鑣,還與南部的客家村落爆發衝突,使客家族群倒向清軍。到六月中、下旬,大敗於清軍,隨即被捕,隔年二月在北京遭凌遲處死。
朱一貴事件聲勢浩大又為時短暫(不到三個月),對當時的臺灣民眾而言,不可不說是一段傳奇。在事件過後不久,臺灣就開始有「鴨母帝」之類的稱呼出現,朱一貴擅長養鴨的特長,成為傳奇的象徵。傳說綿延兩、三百年,成為今日我們所知道的鴨母王傳說故事。
關於他的民間傳說很多,一般都會有幾個共同點:
一:奇特的鴨子
朱一貴的鴨子很特別,可以聽懂人話,還會聽從命令。朱一貴操練群鴨,猶如指揮軍隊一樣。這些鴨子又特別能生蛋,能夠「一鴨生兩蛋」(或者說這些鴨所生的蛋,一個蛋裡有兩個蛋黃)。大家因此稱他為「鴨母王」。
二:朱姓
鴨母王朱一貴的鴨子與眾不同,他本人又姓朱,是國姓,所以一定是明朝皇帝的子孫,有真龍天子的命。
三:穿黃袍的水中倒影
一天,朱一貴在溪邊俯首洗臉時,忽然看到水面上有個頭戴通天冠、身穿黃色龍袍的人影。他以為有人站在他背後,但回過頭看卻沒有別人。原來溪裡的那個人影就是自己。從此以後,他覺得自己說不定真有真龍天子的命。
四:戲服登基
朱一貴起事後,軍隊要進入臺南府行至西城(大埔),見右邊廣場上有一座戲臺,戲子們躲避戰禍跑光了,只留下演戲用的冠、袍、帶、履以及刀、槍,散亂臺上。朱一貴看到臺上的黃龍袍及皇冠,喜形於色,跳到臺上穿戴起來,部下跪倒三呼萬歲。朱一貴又讓部下把其他的戲服也拿來穿,於是大家蜂擁而上把戲服搶得精光,人人都成了大臣將軍。
也有一說是因為勝利來得突然,開國之前沒有時間準備服裝,要封的官員太多,衣冠湊不齊,只好把戲服拿來替代,甚至於「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
這些情景實在非常歡樂,又有點滑稽,但如果對照最後的失敗,卻又像是嘲笑或感嘆——嘲笑朱一貴和他的部將們見識不足,急著稱王、作官,卻對於必然來到的清朝大軍防備不足;也感嘆一場轟轟烈烈的行動失敗得如此之快,就算朱一貴能驅使鴨子,也無法讓群鴨戰勝清軍。
然而,這並沒有嚇倒其他反抗者。在朱一貴之後,臺灣還有兩次更大的民變:林爽文事件與戴潮春事件;到了日治時期與二戰戰後,面對苛政與暴政時依然有人揭竿而起。對於後繼者來說,朱一貴的故事就像是一種寓言,起事者的成敗關鍵,與必然面對的困難,都在那個傳說裡用戲劇性的方式出現過,警惕著每一個後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