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譚心--延闓日記網站

譚延闓先生的二十二年日記,隱含一個時代的樣貌。如同經驗生命的,每一個人的,現在進行式

國民政府第一任主席和行政院院長譚延闓(1880-1930),自幼聰穎好學,11歲就被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譽為奇才。身為清朝最後一次國家考試的準狀元及民國建立後的革命派政治家譚延闓,其廣納百川的政治氣度與調和鼎鼐的能力受時人稱頌,這位中年早逝的政治家、書法家、美食家、陳履安先生的外祖父譚延闓,到底是什麼謎樣的人物?

本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所藏達250萬字的譚延闓日記記載1895年到1930年 之間的日常生活與所見所聞,有豐富的史料價值。本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永發院士帶領的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之數位典藏內容與技術專題中心,為吸引年輕學子充分利用,特從日記中擷取精華,以有趣並新穎的科技將「典藏內容」結合「資訊技術」,完成「筆墨譚心--延闓日記網站」的建置。

「筆墨譚心--延闓日記網站」的發展提供一個數位典藏加值應用的範例,採貼近生活經驗的方式,體現清末民初傳統士人如何面對時代轉型的挑戰,陳永發院士表示: 「一般人可能對民國史不了解,也不想知道。」建置團隊希望能從一個比較符合現代年輕人喜愛的角度,用生動活潑的方式,介紹本院的數位資源給社會大眾,讓學術殿堂的珍藏走出圖書館與博物館的現代藏經閣,成為大家都可以隨意享用的知識來源。網站單元包括:笑譚人生、精選事件、名人一瞬、日記放大鏡、美食名家談譚菜、滬上生活與交換日記。

「名人一瞬」單元介紹辛亥革命時期重要政治人物,以大家喜歡聽的小故事的方式,讓人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面,國史館和國民黨黨史館提供的史料照片,幫助重現當年的時代氛圍。「美食名家談譚菜」單元著眼於譚延闓美食家之稱譽,敦請當代美食家與其對話,並針對譚府為人熟知的美食,如畏公豆腐,就其選料、刀工、火候,各自發表評論。

網站利用本院開發的中文斷詞技術,在「日記放大鏡」中整理出日記裡常見的人名、地名,檢視當年重要人物與事件的關係。譚延闓是民國與于右任齊名的大書法家,這裡也可以欣賞他的草書。「交換日記」單元則整合本院開發的漢字構形資料庫技術,設計了互動小遊戲,使用者可以選擇日記本的式樣,再刻個甲骨文、金文、楚系文字、小篆或顏體的印章,製作屬於自己的古文日記。

完成建置「筆墨譚心--延闓日記網站」最大挑戰有二,其一辨識字詞,真實日記筆跡難辨,必須費時數位化;其二結合歷史學與資訊學的專長,創造便於瀏覽之網站,使歷史的縱深有著資訊科技的新生命。

「筆墨譚心—-延闓日記網站」正式上線,邀請您來細細體會:http://digiarch.sinica.edu.tw/tan

更多數位典藏資源:

本院數位典藏的內容包括臺灣地區魚類、貝類、植物、原住民文物,近代中國歷史地圖遙測影像、外交經濟檔案,珍藏中國歷史文物(中原與臺灣考古遺存、金石拓片、簡牘文書、善本圖籍、西南民族學、明清檔案),漢語與臺灣南島語典藏,以及數位典藏資訊技術等。擁有100萬筆以上的資料,通過數位典藏資源往的網站,不僅可以看到有趣的譚延闓網站,更可以發掘與享受中央研究院其他的數位資源寶藏。

  • 中研院數位典藏歷史文物專題:http://digiarch.sinica.edu.tw/list.jsp?option_id=2441
  • 中研院數位典藏品目錄: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repository/resource.jsp
  • 中研院數位典藏計畫與各資料庫介紹: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llection/index.htm
  • 中研院數位典藏精選圖庫: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pictures/index.jsp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