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圖畫

乘坐飛機前往澎湖,從空中就可以看見澎湖的外海海面,有許多曲線的組合;第一次看見時,腦中浮現的是秘魯的納斯卡線(Nazca Lines),這些曲線是石滬,一種古老的捕魚陷阱。由於澎湖的多項優勢條件,諸如隨處可得的石材、利於集魚的潮差與風浪等等;早在《臺灣府志》、《臺灣縣志》中就記錄著清康熙年間澎湖石滬情形,根據洪國雄老師民國八十五至八十八年,及李明儒教授民國九十四至九十五年的調查,全澎湖縣共五百八十七口石滬,密度堪稱世界第一。

發西滬

位在白沙鄉通梁村的發西滬。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石滬是古老智慧的結晶,因應自然環境、就地取材的人工捕魚陷阱。藉著漲潮時分高過石滬的海水,魚群受到滬內蔓生海藻吸引,隨潮汐入滬;當退潮時魚群就會因為石滬高過水位、開口向岸而無法脫逃。

玄武岩

用來建滬的主要素材之一,澎湖盛產的玄武岩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有些石滬利用魚群遇轉彎原地洄游移動的習慣,在伸腳(滬岸、滬手、滬堤、滬牆)末端築成向內彎形的滬彎(螺鉤彎、滬彎仔、爪仔尾),讓魚兒受困其中;而水深處建造滬房(滬目),並在滬房入口處,也就是滬門(滬螺)設置一道較為高起的門檻,使進入滬房的魚兒更難離開。漁民穿著草鞋,攜帶鐵叉、照魚燈、竹簍、拖網等配備,前往巡視石滬、捉魚,漁獲會先暫存在魚井(漁井)中。

石滬構造

典型的石滬構造。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萬丈高樓平地起,石滬也是

石滬這樣巨大的且複雜的構造,當然無法靠一己之力完成,過去設置石滬時,首先要選個股東,而合夥的人通常都是彼此有血緣或地緣關係。有了資金和人力,接下來就要觀察潮汐、水流的方向並選定建滬的地點。修築時間須避開東北季風盛行季節,以雙手搬運或流水輔助運送石頭,集眾人技術及經驗從滬房開始逐步填滬,趁著退潮時將石材一塊塊以站姿堆疊,範圍約籃球場至足球場大小,以當地盛產之玄武岩(黑石、烏石)墊底、砌邊,再運用珊瑚礁石灰岩(白石、咾咕石)填補內層及縫隙,工程龐大費時,往往需數年至數十年才能完工。

日本銀帶鯡

石滬常見漁獲,日本銀帶鯡丁香魚)。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盛與衰

石滬漁獲種類豐富,常見者如丁香魚(Spratelloides gracilis)、苦鱙Stolephorus indicus)、紅甘鯵Seriola dumerili)等。但隨著沿近海漁業進步、機動漁船出現及魚源枯竭漸漸荒廢沒落。


參考資料:

吉貝石滬文化館

洪國雄(民88)。澎湖的石滬。澎湖馬公市: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澎湖采風文化學會。海中的裝置藝術─吉貝嶼的石滬。(民98年10月30日瀏覽自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

李明儒。數位典藏部落格 澎湖石滬物語

顏秀玲(民85)。赤崁和吉貝魚撈活動的空間組織。澎湖馬公市: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閱讀:

數位典藏-澎湖的石滬形式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