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考古學開端
在有文字記載以前,人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透過考古遺址的發掘與遺物的研究,有助於我們瞭解史前住民及文化。臺灣考古學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日治初期,粟野傳之丞於臺北芝山岩撿獲史前石器。一九二八年,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成立「土俗人種學講座」(有時稱「土俗人種學教室」,或「土俗人種學研究室」,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前身),成員為移川子之藏教授及宮本延人先生,負責各項教學、研究與學術出版工作,同時開始出現較為正式的考古發掘工作。
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校舍(現為臺大文學院)。收錄於1929年《臺灣建築會誌》第1輯第4號。(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日治時期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
墾丁寮遺址簡介
一九三一年宮本延人、移川子之藏與宮原敦等人,在今日石牛溪東畔,向南離南灣約一千公尺,占地零點三平方公里左右的臺地上,進行墾丁寮遺址(現稱「墾丁史前遺址」或「墾丁遺址」)發掘。儘管從現今考古學角度而言,當時的發掘工作只能算是石板棺墓葬、人骨及遺物的清理採集,不合乎現代考古學研究方法和技術標準,然而墾丁寮遺址的發掘過程,仍被公認是臺灣考古學史上首次大規模、由學術單位進行的正式考古發掘,遺址並在一九三五年由臺灣總督府列為「國指定之史蹟及天然紀念物」(墾丁寮石器時代遺跡)加以保護。可惜由於戰爭的發生,時至今日仍未有當時發掘工作之正式、詳盡的整理報告。部份當年發掘紀錄、標本和遺物,可見於臺大人類學系(玻璃版底片、小螺珠、鈴形玉珠、墾丁型玉墜、陶器、繩紋陶罐、石板棺、人骨架、貝手環及磨製石器等)、臺大醫學院(人骨遺骸),以及日本多所研究機構。
墾丁寮遺址石板棺墓葬,圖中人物為宮原敦先生。(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左為墾丁寮遺址出土繩紋陶罐,右為石板棺出土陶器。(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墾丁寮遺址近況
近代對墾丁寮遺址有不少相關研究,例如:一九七七年李光周先生再度執行發掘,以貝殼標本測得碳十四年代為3,985±145B.P.(半衰期5,570年),判定遺址年代最早可達四千餘年,並觀察人骨及出土遺物,歸納墾丁史前居民可能有拔牙習俗、咀嚼檳榔現象,生活型態包含漁獵、採集和農耕;一九八○年宋文薰教授發表文章,統整臺灣各區域史前文化和時代分布,將墾丁遺址歸入牛稠子文化,隸屬新石器時代。
這一、二十年來由於墾丁寮遺址鄰近區域歷經大規模開發與建設,造成遺址嚴重破壞,二○○四年連照美教授至墾丁探查遺址情況,遺址已經散亂且支離破碎,令人惋惜。二○○七年臺灣大學出版書籍《臺灣新石器時代墾丁寮遺址墓葬硏究報告》,有系統地整理人類學系收藏一九三一年時墾丁寮遺址發掘影像、標本與墓葬資料,並收錄近代三篇專題研究論文,讓大眾得以一窺八十年前這批珍貴的考古遺物圖文內容。
參考資料:
李光周著、尹建中編(民85)。墾丁史前住民與文化。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吳永華(民89)。台灣歷史紀念物:日治時期台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的故事。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連照美(民96)。臺灣新石器時代墾丁寮遺址墓葬硏究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閱讀:
CCC8:南國歐帕茲[上]
CCC9:南國歐帕茲[中]
CCC9:南國歐帕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