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的日本震災中,臺灣人的捐款金額名列世界前茅。在中日之間歷史恩怨、領土問題未解之前,臺灣對於日本所存在的好感,的確是華人文化圈中相當特殊的現象。

肥前國有馬家的家紋

肥前國有馬家的家紋,有馬晴信當年來台的時刻,臺灣原住民是否也曾目睹這面旗幟呢?(維基共享資源)

由歷史上來看,臺灣與日本之間的往來,的確早於許多人的想像。在過去的西太平洋,主權與領海觀念還沒有誕生之前,不同文化之間的人群可以乘船跨過大海,自由交流。十四、十五世紀之交,日本海盜(也就是中國史書中的倭寇)縱橫東亞、嚴重侵擾明朝,他們的航海路線不免就會經過琉球、臺灣一帶,因此對當時的日本人而言,臺灣島並非未知之地,而是以「高砂國」、「高山國」的名稱,存在於日本人的認知世界中。

十六世紀初,葡萄牙、西班牙人遠渡重洋來到東亞,荷蘭、英國人也在隨後到來,這些「南蠻」與「紅毛」人或許在幅員廣大的明朝,只有滴水入江海的影響力;但是他們帶來的槍砲與信仰,卻給予日本強烈的文化與政經衝擊。善於攏絡、操控海外貿易商,並且懂得使用火繩槍作戰的大名,以勢如破竹之勢將日本重歸於一統秩序之下,繼承織田信長「天下布武」大志的關白豐臣秀吉,就在確保國內安定之後,開始其對外擴張政策。秀吉除派軍攻打朝鮮、與明朝交戰外,也派遣原田孫七郎「出使」臺灣,要求臺灣臣服於日本。不過,當時臺灣原住民族部落分立,並不存有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原田氏自然不得要領。

在關原之戰過後,德川家康取得日本實際的統治權,但在此時日本並未立刻進入史書所謂「鎖國時代」,日本海商仍然四出東亞等地貿易天主教傳教士只要願意改裝成不談敏感信仰話題的南蠻商人,仍然可以自由進出日本。雖然日本人在韓半島上沒有占得一點便宜,但是家康也沒有完全放棄對外擴張的企圖。公元1609年,九州肥前國的有馬晴信就在家康的授意下,抵達臺灣進行探勘測量工作。

談到有馬晴信,其實他在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的對外關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由於九州肥前國(今天的佐賀與長崎一帶)隔海面對韓國、中國與琉球,占有地利之便,而對來自東南亞的西洋商人來說,肥前國又是帆船靠岸於日本時所抵達的第一個港口,也因此肥前國在十六、十七世紀之交,成為日本與海外交通的重要門戶;有馬晴信也靠著幕府特許的朱印船貿易,成為富甲一方的海上鉅商。

人文薈萃的結果也帶來宗教上的多元,有馬晴信本人就皈依天主,甚至還在公元1582年,和大友宗麟、大村純忠等「切利支丹大名」共同派出著名的「天正少年使節團」,這也是自馬可波羅遊記的黃金國傳說引起西方人的浪漫想望之後,歐洲人首次在自家的土地上,與日本人接觸。

不過,在大航海時代中搶盡風頭的有馬氏,晚年並不得意。他的臺灣探勘之行雖然帶回幾位原住民,可是仍然不得要領、找不到臺灣的「國王」。有馬家與西葡商人之間的關係,也因為激烈的競爭與鬥毆、甚至焚船事件而惡化。1612年,有馬晴信又因為幕府內鬥遭到德川家康流放到山梨縣,最終死於貶謫之所。

佐藤春夫著,《有馬晴信》

佐藤春夫著(昭和18年(1943))。[有馬晴信]。《數位典藏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1195269(2011/04/23瀏覽)。

公元1895年,臺灣因為馬關條約而割讓予日本。為了建立被統治的臺灣人對日本的忠心,強化日本與臺灣之間的歷史紐帶連結,也就成為殖民政府十分理性的治術選擇(當然,這背後仍舊隱含著詮釋與暴力)。因此,在臺灣總督府的圖書館中,可以覓得名作家佐藤春夫的作品《有馬晴信》,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情境也就更加耐人尋味。

如何查詢更多相關史料:

  • 您可造訪「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數位典藏與學習成果入口網」,以相關關鍵字來搜尋各多的珍藏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