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以來,中日兩國之間肇因於釣魚台一帶的衝突,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兩國國內右翼組織的示威抗議此起彼落,更有相互抵制對方產品、愛用國貨的大義呼聲。事實上,從大歷史的角度出發審視,中日兩國的爭端,絕不只是為了西太平洋島鏈的幾撮小島,而是最近一個半世紀以來尚未了結的恩怨情仇。
1860年代,中國與日本分別面對強勁的西方勢力衝擊,兩國都體認到西方文明的優越性。由於擁有深厚的文化傳統,中國選擇學習西方的船堅砲利,由技術面進行號稱「自強運動」的改革。日本則深刻體驗到己不如人之處,透過「明治維新」、針對政治、社會、軍事、科技等多元層面,展開一場徹底的變革。到了1894年,當日本人開始吃上了牛肉,中國人仍舊服辮如昔;源於朝鮮的一場甲午戰爭,東洋人把中國打得跪地求饒,還逼迫天朝上國割讓甫建省未久的台灣,這對於中國的自尊心來說,何嘗不是一場大災難。
和平條約是在馬關簽下了,可是中日之間的競爭絕對沒有因此停歇。在條約規範之下,日本人享有與其他歐美列強相同的競爭條件,加上成熟的工商業體質與資金、以及母國政策支持,使得日本這個後起之秀,在中國的投資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奧在遠東勢力被一掃而空,英法俄等國也必須將有限資源與人力回援母國,在這種環境下,日本勢力也就更順理成章地填補歐洲國家的真空,成為在中國發言最具份量的列強之一。
湖南國貨維持會(民國09年04月)。件名:日人闖入國貨維持會傷人毀物事。《數位典藏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716225(2011/01/11瀏覽)。 |
從1901年到1941年為止,中日之間雖然沒有在外交層面進入交戰狀態(1937年抗日戰爭雖然實質開打,但是兩國政府皆未正式宣戰),但是各種軍事、民間衝突卻屢見不鮮。日本工商產品的傾銷,不只讓中國本土工業感受危機,而日資工廠的苛劣待遇,更時常引起中國工人的反抗。為了打擊日本,對於廣大中國民眾來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抵制日貨,愛用國貨」。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典藏中,就有一份湖南「國貨維持會」,於1920年拍發給北京政府與各省督軍的電報,詳告湖南國貨維持會遭到日本人與「漢奸」闖入,職員遭毆打成重傷,損失兩千銀洋的案例。從目前已公開的檔案來看,當時這類中日衝突與後續協商解決,幾乎構成中日外交部門交涉的基調例行公事。
如果回顧1930年代的日本外交觀點,我們將發現對日本政府來說,中國在1910年代逐漸高漲的排日情緒,是導致兩國終於走上戰爭之路的主因。但為何日本在1900年代,還是中國青年奮發圖強、習取洋務知識的留學首選,到了1910年代之後兩國的不信任感卻逐步增加?部分日本人在中國目空一切的作為,恐怕也在中國人心中種下深仇大狠的種子。過分強調、依靠「硬實力」,得到的是尊敬與友誼、或只是一時的害怕與退讓?從今天的國際大勢,再回首過往的東亞歷史,這個問題其實頗值得中、日兩國細細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