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史語所藏:順治皇帝敕諭,清朝一度極力拉攏鄭成功,希望授予其「海澄公」之位。

由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的順治皇帝敕諭中,可以看到清朝一度極力拉攏鄭成功,希望授予其「海澄公」之位

對於臺灣歷史來說,鄭成功是個令人難以忽視的存在。因為這個男人,臺灣歷史亦出了原本正在島嶼上生根的西方殖民脈絡,轉而投向了傳統的中華帝國體系。而如何看待鄭成功?也就成為歷來許多學者與國家意識形態爭論的焦點。

不過,除了後人對鄭成功種種的工具利用外,對於那些與鄭成功打交道、甚至在戰場上交手的人們來說,鄭成功又是什麼樣的存在?或許是一個同樣有趣的課題。對於臺灣人來說,由於許多臺灣史學者努力譯介的結果,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對於國姓爺鄭成功的觀點,已經為人所熟知。但是鄭成功另一個主要對手「清朝」,對於鄭成功又是如何解讀與詮釋?

事實上,無論說鄭成功是明清兩面討好的商人或是虛以委蛇、爭取時間的愛國者也好,都不能否認清朝在成功招降鄭芝龍後,希望能夠盡速拉攏鄭成功勢力,結束東南沿海軍事行動的期望。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典藏明清檔案史料來說,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清朝曾經明確授予鄭成功海澄公」爵位,希望他盡速帶兵來降。鄭成功也並不如黨國塑造的民族英雄形象一般耿介,清鄭雙方對於和平條款曾經有番討價還價。不過對於鄭成功來說,情感戰勝現實利益,他終究還是選擇了抗清之道。

鄭清雙方多年的征戰下,浙江福建廣東三地的人民,遭逢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在1652年的漳州圍城戰當中,遭遇鄭軍圍困超過半年的漳州人民,面臨飢饉之苦;漳州人家中即便仍有儲糧,卻不敢烹煮,怕的是如果燃起炊煙,會招致其他饑民的覬覦與攻擊…。於是,漳州城幾成活地獄,甚至發生了人相食的慘況。直到清軍進攻泉州,鄭軍才解圍離去。鄭家軍自鄭芝龍以來,在中國東南沿海幾乎無人能敵,即使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海上力量,面對鄭軍也不得不敬讓三分。長於陸戰而不擅於水戰的滿清,對於鄭軍的兩棲突擊,更是絲毫佔不到便宜,最後只得進行嚴格的經濟封鎖,才勉強取得戰略優勢。

中研院史語所藏:順治皇帝敕諭,否定了鄭成功的人格。

在另一篇皇帝敕諭中,順治帝以嚴厲的口吻否定了鄭成功的人格

在這場爾虞我詐卻又塗炭生靈的鬥爭階段,清朝官方又是如何描述鄭成功呢?在另一篇皇帝敕諭江南、浙江福建廣東督撫鎮等官員的官方文件中,順治皇帝以十分嚴厲的口吻,譴責鄭成功這位難纏的對手:「逆賊鄭成功,遁跡海隅,梗阻王化,兇殘狡詐,罪大惡極」,甚至連「反覆辜恩、自甘化外,此誠性生梟獍行等豺狼。」完全否定鄭成功的人格。跟這樣攻擊性的字眼比起來,「海逆、海賊、鄭逆」之類的辭彙,似乎都還算是法外施恩了。

無論鄭成功的海上遊擊生涯在前期是多麼成功,1658年的南京之役,是他由盛轉衰的關鍵時刻。對上鄭成功經常吃虧的清朝,在南京城外給予鄭軍嚴厲的打擊。鄭成功不只面臨嚴重的兵力損耗,更有多員戰將殉職。加上清朝的焦土海禁政策逐漸發揮功效,鄭成功難以在擁有有限根據地的情況下,餵飽仍舊忠心跟隨他的部眾。種種戰略上的困難,逼使他前往臺灣,尋求新的養兵之地。

臺灣人的歷史記憶中,對於如何看待清朝對鄭成功的態度,似乎總是以沈葆楨奏請光緒皇帝,言鄭延平「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為起點。不過在歷史的浩瀚洪流中,也曾經有一群人,將「民族英雄」鄭成功,看作是災厄一般的存在。

如何查詢更多鄭成功相關典藏史料:

  • 1.進入「明清檔案工作室」
  • 2.點選「檢索工具」,選擇左側「檢索工具」
  • 3.選擇「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目錄」
  • 4.於「不限欄位」鍵入「鄭成功」後按「執行檢索」,即可瀏覽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中,鄭成功相關的清朝官方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