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職業婦女的群相在百年間幾經變化,肇始之時原先僅是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手工副業,尚不成規模,到了清末臺灣開港之後,隨著貿易興盛,越來越多的本地物產遠渡重洋銷售海外,這些農林漁礦的加工出口需要大量人力,同時為了降低成本,產業開始用低廉的薪資招募女性員工,於是,臺灣的女性們為了賺取微薄的工資補貼家用,跨出門楣走入無數個中小型的商行,也踏出了職業婦女的第一步。

日本領臺之後推行了一連串近代化的政策,讓臺灣猛然衝入了新的時代,這些政策中以解放纏足與推廣教育這兩項對於傳統臺灣女性影響至深,前者象徵解開了女性肉體上的鉗制,後者代表了對於女性智識的重視,儘管變革尚未能一蹴而得,社會仍然普遍受到長久舊習的約束,但已經為了下一階段奠定基礎。


學員合影

臺灣最早的女醫生蔡阿信女士(第一排中右)與其教授的助產士學員合影,一九三四年攝於她在臺中開設的清信醫院正門。

(典藏單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此時臺灣經濟快速發展,而殖民當局也有意大展鴻圖,銳意扶植本地實業,各種新式工廠紛紛設立,諸如煙草業、鳳梨加工業、紡織業等等,由於當時居住於臺灣的日本女性較少從事勞動職業,因而這些新型態勞力密集的工作崗位自然就以本地臺灣女性居多,脫離原先的副業幫工成為專職女工。由於新式工場注重管理制度,女工的生活型態漸漸與傳統有所區隔,除了作息時間較固定之外,經濟收入也使得女性有能力支付娛樂、進修等自身需求,社會風氣也轉變為肯定女性外出工作。


手搖式縫紉機

勝家公司生產的手搖式縫紉機(手搖式車仔),在1911年之前即代理來臺販售,大受本邑裁縫婦女歡迎。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臺中市民俗公園臺灣民俗文物館)


在加工業之外,由於女子教育較過去大幅增加,臺灣女性在學校習得日語、專業技能等各項科目,畢業之後有能力從事服務業,在教育方面可以擔任學校教員、家教;在醫療方面,護士、助產士都是當時社會極需的職業;各地城市林立的餐館、咖啡店對受過教育的女服務生極為青睞;連總督府都招募了女性電話接線生。另外隨著當局設立市營巴士,洋裝打扮的女車掌也都成為大街上引人注目的新身份,後來還有女司機加入運輸業,CCC創作集第六集裡,「小裁縫作嫁」中的英姐一角,即取材自新竹自動車商會的女性駕駛員田英妹。


洋服店資訊

陳杏村女士在臺北最繁華的京町開設洋服店「フワツシヨ ンスタイル」(Fashion Style)之店址與電話。

(圖片來源:臺北市勸業課編纂,《臺北市商工人名錄 昭和14年版》,臺北:臺北市役所,昭和15年[1940]。)


臺灣當時正經歷都市化變遷,而專賣事業的新式工廠以及許多服務業都位於主要城市,使得在這些部門從業的女性接觸到都市的文化型態,隨之增長眼界與經驗,部份女性進而自立門戶,成為公司行號的負責人,以新興的洋裝裁縫為例,一九四○年的《臺北市商工人名錄》中即列有十餘家由女性擔當經營者的洋裁店舖,展現出此時臺灣職業婦女的專業自信與獨立自主。在日治後期,女性在職場上的升遷待遇與社會上的性別歧視仍然嚴峻,尚需數十年後方能一一調整,但是價值觀確實已逐漸鬆動。憑介著知識與見識,臺灣女性以自信風采大步往新時代走去!



參考資料:

陳佩婷(民98)。台灣衫到洋服-台灣婦女洋裁的發展歷史(1895年~1970年)。臺中市: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立誠(民90)。台灣服裝史。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沈方茹(民92)。台北市公共巴士之發展(1912-1945年)。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延伸閱讀:

CCC6:小裁縫作嫁

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