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 台灣寶--貝類與人文多樣性系列(8-4)

「住」--貝類與人類的建築工藝

貝類的鈣質部分,由於質地堅實,光彩亮麗的真珠層,更是中國、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地區相當盛行的名貴螺鈿家具(圖21),為台灣賺進不少外匯。在沿海牡蠣養殖所剩餘的牡蠣貝殼,早期常常被當作房屋建材的一部份,進而煅燒過的殼灰,也常常用於外牆或是內牆的塗料,甚至於藝術繪畫用的白色顏料(就是鉛粉、定粉或蛤粉等)都是由貝殼灰所研磨製成的(王定理,1993)。貝殼灰或碎蚵殼等在現今台灣西南沿海及金門地區的古蹟建築群中,都還是常見的景觀。一些房屋的內部結構中,也許為了美觀,也許為了狹窄的空間,常常可以看到旋轉而上的樓梯設計,這種形狀和貝類中的旋梯螺不謀而合。

戰國型螺鈿家具組

圖21.戰國型螺鈿家具組


貝殼廟

人類自我表現的方式千奇百怪:學生的書包、個人的手機、電腦的桌布等,都可以看出個人的特色與凸顯自我意識。在澎湖,有人的住家貼滿了各式各樣的貝殼,相當顯眼而易認。彰化縣鹿港福興海邊,有一位素人,喜愛黏貼貝殼,他將住家與廟,貼滿了貝殼,也黏貼了小型的貝殼廟模型,這應該是台灣較早的貝殼廟。在三芝鄉,有一位來自三重富福社的李姓主任委員,曾經有濟公活佛托夢,希望能夠替濟公建造一座「海底宮」。濟公廟的善男信女們集思廣益,認為海底宮不外乎是貝殼、珊瑚、真珠等為主。因此有了貝殼廟的構想及起造,不管廟外觀、廟內殿、甚至於廟內還有低矮的十八羅漢洞等,都是由貝殼黏貼而成的故事,如降龍伏虎;廟柱也是用貝殼黏貼龍鳳造形,殿外的天公爐,以及兩座魚龍等,都設計得相當生動,這就是鹿港福興與三芝鄉的貝殼廟(圖22)。這就是人類透過信仰,再結合貝藝巧思所建立的貝文化(巫文隆,2005b)。

鹿港貝殼廟 鹿港迷你貝殼廟

圖22-01.鹿港貝殼廟

圖22-02.鹿港迷你貝殼廟

貝殼廟的魚龍 三芝貝殼廟

圖22-03.貝殼廟的魚龍

圖22-04.三芝貝殼廟


貝類的地標與地名

很多重要的建築物,都會建立自己的地標,作為辨識或推銷自己之用途。澎湖水族館館外宏偉的海洋生物如龍蝦或章魚等造型,靈活靈現,是遊客爭相拍照的背景,也可以當作澎湖水族館的地標或圖騰廣告,吸引人潮。在蚵寮社區沿途,都有指標與路標,幫助引導方向,到了社區更建立蚵寮社區的標的物(圖23)。

澎湖水族館章魚造型圖 蚵寮社區指標 澎湖馬公頭足類圖的牆壁

圖23-01.澎湖水族館章魚造型圖

圖23-02.蚵寮社區指標

圖23-03.澎湖馬公頭足類圖的牆壁

蚵寮社區指示牌 蚵寮社區地標

圖23-04.蚵寮社區指示牌

圖23-05.蚵寮社區地標

台灣廟宇之多,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善男信女進入廟宇,通常只忙於點香、消災祈福等拜拜,廟裡廟外有什麼雕刻裝飾,通常不會特別注意。除非是建築或民俗相關的人員,才會特別留意或導覽。如果您仔細觀察台灣的廟宇,都各有特色,多少會發現有貝類的圖騰,如章魚、烏賊等造型隱藏其中,在屋頂者稱為剪黏,而在柱子底端的稱為礩珠(圖24)。

廟宇的章魚形剪黏 廟宇的章魚形剪黏 廟宇的鎖管與章魚形剪黏 廟宇的鎖管形剪黏

圖24-01.廟宇的章魚形剪黏

圖24-02.廟宇的章魚形剪黏

圖24-03.廟宇的鎖管與章魚形剪黏

圖24-04.廟宇的鎖管形剪黏

廟宇的鎖管形剪黏 廟宇的鎖管形剪黏 廟宇的章魚形躓珠 廟宇的章魚形躓珠

圖24-05.廟宇的鎖管形剪黏

圖24-06.廟宇的鎖管形剪黏

圖24-07.廟宇的章魚形躓珠

圖24-08.廟宇的章魚形躓珠

這些貝類造型的剪黏與礩珠,都說明了與當地的產業有密切關係(巫文隆,2005a),當然也與相關的民俗剪黏藝師有關係。有時候章魚、烏賊的造型或圖案也會被彩繪在社區圍牆或港區周邊的設施上。在澎湖、金門,台南、彰化與嘉義等地,都有貝殼灰窯的運作與生產(張文誠與巫文隆,2009)這些地區古蹟的外牆修復時,通常會用煅燒貝殼灰或將碎貝殼混進牆壁中,都是另類的貝殼廢物的利用(圖25)。
鎖管圖案用於牆壁裝飾  鎖管圖案用於社區圍牆

圖25-01. 鎖管圖案用於牆壁裝飾

圖25-02. 鎖管圖案用於社區圍牆

貝殼灰用於金門古蹟修復 碎貝殼灰用於金門古建築

圖25-04. 貝殼灰用於金門古蹟修復

圖25-05. 碎貝殼灰用於金門古建築

金門殼灰窯

圖25-03. 金門殼灰窯

早期的地名,不外乎是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河流或山川所在等,有意義的命名。隨著人口的集中與產業的進駐,地名就會逐漸形成當地住民的共識。所以,流通的地名通常是與當地的人文有很大的依存關係,所以一看到地名,通常就知道當地重要的風土人情或重點的產業。台灣早期的地名,也是如此,但是在日據時代的大正九年,日本人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地名的變更,後來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又啟動另一次的地名更改,造成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中正、中山等名稱,在各縣市都會一再一再的出現,使得現在台灣的地名與當地的人文,幾乎完全脫節。還好走過必留下痕跡,經過新舊地名的比對與歷史軌跡的追蹤,發現台灣早期的地名,多少與產業有關,如以「鹿」為名的鹿港、鹿寮、鹿寮坑等,是台灣動物地名出現頻率最高的,當然也代表當時台灣是鹿的天堂。再進一步解讀台灣的地名,也有很多與貝類產業有關,如蚵仔寮、蚶仔寮、蛤子寮、青螺村、鎖管村、青蚶國小、田螺窩(圖25-06,07)等。原則上,地名如果在海邊,通常會用當地的養殖產業,如蚵、蚶、蛤等為地名;如果在內陸,則會以田螺為地名。我們在台灣貝類資料庫網站http://shell.sinica.edu.tw中,已經呈現以貝類為地名的資料庫,同時我們也因應的設計了地名配對遊戲,希望達到寓教與樂的效果。

澎湖縣湖西鄉青螺社區 口湖鄉口湖國民小學青蚶分校

圖25-06. 澎湖縣湖西鄉青螺社區

圖25-07. 口湖鄉口湖國民小學青蚶分校


為了能夠拉近民眾與貝類的距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軟體動物學研究室」計畫藉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推廣服務辦公室」主題展覽,展示與分享「本土貝類數位典藏研究計畫」所累積的研究經驗與成果。有關「寶貝台灣寶貝」特展的最新消息,我們也將隨時為您儘快發佈在數位典藏資源網數位典藏展示中心網站中,請大家密切期待!

本次特展,除了展現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學術精神與成果外,我們將以台灣貝類資料庫網站http://shell.sinica.edu.tw (圖a) 為主要核心,進而著重於「貝文化」課題的思考,作較為深入的人文詮釋與展示。目的在於達到「全方位認識台灣貝類的生態面與文化面,多面向解讀台灣代表性貝類與貝器文物」的願景 (巫文隆,2005);因此在特展中將針對「--貝類與人類的飲食」、「--貝類在人類服飾中的角色」、「--貝類有關的人類建築工藝」、「--貝類與人類的行與溝通」、「--貝類與宗教、民俗、教育的關係」和「--貝類與人類休閒娛樂的結合」等六個面向與主題,作有系統的展現,希望大家共同體認當前人類文明社會的兩個重要課題--【野生動物保育】【環境保護】

台灣貝類資料庫網站入口網
圖a-01.台灣貝類資料庫網站入口網
台灣貝類人文資料庫網站
圖a-02.台灣貝類人文資料庫網站
台灣貝類網絡整合資訊網
圖a-03.台灣貝類網絡整合資訊網
台灣貝類網絡整合資訊網人文區
圖a-04.台灣貝類網絡整合資訊網人文區
台灣貝類網絡整合資訊網生物區
圖a-05.台灣貝類網絡整合資訊網生物區

參考文獻

王定理,1993,中國化顏色的運用與製作,1-147頁。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台灣。
巫文隆,2005a,貝文化-貝類的人文詮釋。台灣海中異寶,158-162頁。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台灣。
巫文隆,2005b,《貝-有殼的世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發行,1-37頁,台北,台灣。
張文誠與巫文隆,2009,澎湖貝文化資產的過去與未來。澎湖研究8:174-191。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澎湖,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