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教育與文官體制中,「考試」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事實上自隋朝以來,科舉考試制度便形塑中華文化中的知識份子,成為歷代士人汲汲營營努力的目標;「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背後所蘊含的苦學與狂喜境界,也就成為傳統中國士大夫的人生目標。姑且不論考試對當代文化與教育,是否是一項良善的存在,但是從中央研究院所典藏與清代科舉相關的各項典藏,我們倒是可以從中窺見時代流轉的軌跡。
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典藏的道光27年小金榜,正是科舉文化傳統的見證。(蘭文里攝影) |
古時科考及第者號稱天子門生,能夠將天下英才網羅入政府而不是放任在民間成為「在野黨」,也就成為明君的願望。不過,有些皇帝忙於政務、有些皇帝注重樂活,而按照慣例皇帝只負責殿試前十名考生的定奪,臣下該怎麼讓皇帝知道完整上榜名單呢?此時「金榜」就派上用場了!禮部官員會將所有上榜者的名次、姓名與籍貫,詳細敘明在金榜之上,供皇帝閱覽。儘管金榜對皇帝與禮部而言,行禮如儀的儀式性成分不小,不過對這些參加科考的士子來說,自己的名字第一次為皇帝所知,應該也是他們人生中激動莫名的一刻吧!
在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就典藏有一份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的文狀元榜單。從公元1644年滿清入關到1912年民國成立,清朝統治中國長達268年,科考舉行無數,為何中研院單單挑選這份榜單展出呢?原因無他,在這年的科舉考試中,有不少台灣與中國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金榜題名!例如第一甲第一名張之萬、第二甲第八名沈桂芬、第三十六名李鴻章、第三十九名沈葆楨、第六十名郭嵩燾、第三甲第六名馬新貽、第一百四十名的朱次琦,都是榜上有名。
第一甲第一名的張之萬,其從弟正是清末赫赫有名的名臣張之洞。(蘭文里攝影) |
朱次琦雖然不是在政軍界叱吒風雲的人物,但卻在學術教育上享有盛名,戊戌變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康有為,就是朱次琦的學生。張之萬、馬新貽雖然不是歷史教科書上的要角,但是他們也都曾任一方大員。事實上,清末名臣張之洞即是張之萬的從弟,馬新貽則是清末四大奇案中「刺馬案」的受害人。沈桂芬曾任軍機大臣,與李鴻章、馬新貽、沈葆楨等同年及第官員,在那個東西相遇的紛擾年代中,共同見識到西方科技的先進與優越,他們相互援引、形成了非正式的政治同盟,對於清朝洋務運動有很大的貢獻。沈葆楨除了在太平天國之亂中立下戰功外,更參與牡丹社事件對日交涉與台灣建設。
第二甲第三十六名李鴻章、三十九名沈葆楨,在隨後洋務運動中,他們皆扮演重要角色。(蘭文里攝影) |
第二甲第六十名的郭嵩燾,則是一個充滿波瀾萬丈思緒的故事。他入仕後,跟隨曾國藩參加湘軍的組織工作,對於擊敗太平天國做出了相當貢獻。而在1876年,郭嵩燾奉派出使英國,成為中國傳統「天朝體系」結束後、第一位派駐外國的外交官員,他對英國及歐洲政治、社會制度留下深刻印象,據說他還是第一位使用電話的中國人。但是當郭嵩燾準備和國人分享他的使歐經驗時,文化我族中心主義的保守派官員,紛紛起而彈劾,說他對洋人讚譽有加定是「有二心於英國」。因此郭嵩燾回國後,不但沒有能留在權力核心,反而被迫黯然退職。他死後,朝廷甚至連不費一文的諡號,也吝於頒贈。對於一個進士來說,這種名譽的相對剝奪,確實是一個嚴重的打擊。郭嵩燾的見解超越了他的時代,也正因為他的智慧與真知灼見,而讓他成為洋務運動中的悲劇性人物…。至於郭嵩燾的同年、那位官運明顯比嵩燾要強勁得多的李鴻章,則又是另外一個吸引人的故事了。
第二甲第六十名郭嵩燾,可以說是洋務運動中最能觸及中國落後問題本質的清朝官員,也因為他的見解超越了他的時代,使得他的境遇最為淒涼。(蘭文里攝影) |
「金榜題名墨上新」,從這些仍舊鮮明的墨跡中,我們似乎能夠爬梳出科舉考試的梗概,更能夠追索百餘年前中國面臨巨變時,社會菁英致仕、在歷史舞台上初綻光芒的時刻。夏天又將到來,正是考試的時節,下一代的孩子,又將會開創出什麼樣的時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