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廖智賢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專任助理
本文由TELDEP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公開徵選計畫提供
對崑濱伯的身影與笑容還有印象嗎?電影《無米樂》上映,紀錄了臺灣小島山多平原少的農業現狀,捕捉了農民辛勤勞動的臉孔,無論走進電影院觀賞或者購買DVD收藏,都使民眾得以透過鏡頭了解這片土地上質樸的生命哲學。機械取代獸力的今天,對於日治時期那放眼可見水牛犁田的情景,我們又能追憶多少?當時,「工業日本、農業臺灣」是總督府的最高指導方針,也奠定了臺灣農業發展基礎。在影像技術落後的年代,包含土壤、植生、農經等領域的各項研究資料,皆以當時的保存方式留下來,在時光廊道中呈現了不同風貌,更等待我們去了解。
二OO五年春末,數位科技間接讓《無米樂》轟動大街小巷,與此同時,「日治時期臺灣農業史料數位典藏計畫」也正在中興大學的圖書館如火如荼進行著,塵封已久的農業史料,透過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同場加映。
以農立校的中興大學
在臺灣數以百計的高等學府當中,提到農業相關學科方面的研究,歷史悠久的中興大學可謂首屈一指,中興大學創立於一九一九年,初名「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以積極培育基層及高級農藝科技人才為目的,到了一九二八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時,則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一九四六年改制升格為「臺灣省立農學院」,成立農藝、森林、農化三科系,一九七一年改隸中央,改名「國立中興大學」。以農立校的傳統歷經百年,造就該校獨特的風華與傳統。
日治時期在該校就讀的主要是越洋來臺的日本學生,學校以臺灣的農業資源為基礎,有系統、有計畫地培植農經人才,此外也有少數臺灣人得以就讀該校、接受農業高等教育。這些學子們的求學時程也許短暫,但卻為臺灣農業史料埋下待萌的種子,奠定日後研究的根基。這些學生在修業期滿時,都必須繳交一份「卒業報文」(也就是畢業論文),將其修業期間的成果整理成冊,作為其專業的佐證,這些文獻經過將近百年光景,此刻都典藏於中興大學圖書館。
「日治時期臺灣農業史料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詹麗萍回憶,一九九九年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中興大學圖書館受到嚴重破壞,重建工程前後費時六年;二OO五年新館落成啟用,所有資料與圖書才能順利搬遷進去。有失必有得,天災毀傷了建築物,但是館方利用翻修期間積極檢閱、整理日治時期的文獻資料,並將它們納入恆溫恆溼的特藏室中。圖書館所整理的該批珍藏資料,主題涵蓋日治時期農學、林政學、自然科學、哲學、文學及語語言學等約三至四萬冊文獻,包括一般性學術圖書、期刊、教科書以及「卒業報文」673 冊。二OO八年起,因獲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支持,中興大學圖書館開始進行數位化典藏工作,朝著文化保存與教育推廣的目標前進。
臺籍學生的吶喊與低語
這些歷時超過一甲子的檔案中,「卒業報文」手稿有更讓人喜出望外的驚喜。由於當時該校優先錄取日本人,在第一批完成的二十一份數位內容公開授權書中,只有兩位為臺灣人,這兩份至寶分別是郭雨新撰寫的《臺灣磧地金的相關研究》,以及陳茂詩所著之《劉銘傳的農政》。詹館長還提及在二OO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當天,陳茂詩的兒子陳伯達親自到中興大學來參加「日治時期臺灣農業史料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發表暨授權感恩記者會」活動,由於以前不知道父親做過這樣的研究,現場親眼看到了父親的手稿,讓他覺得非常感動,也以父親為傲。
另外,郭雨新《臺灣磧地金的相關研究》一文即是深入研究佃農繳交磧地金(租種農地的保證金)制度的議題,從論文中可以得知,求學期間的郭雨新就很關注弱勢的佃農,日後更當選了四屆省議員,繼續為民請命,成為臺灣農民改革非常重要的推手。
無論是《臺灣磧地金的相關研究》或《劉銘傳的農政》,從論文的題目就可以感受到當時臺籍學生,絲毫不掩飾自己內心的想望或企圖,興趣與關懷的主題在在與被統治的環境連結著,明顯與日籍學生在日本四處征戰的情況下,希望從臺灣農業獲得資源進而選定研究方向的心情截然不同。
陳茂詩與郭雨新的論文封面。
打造純手工論文
題材多元、條列清楚只是「卒業報文」的珍貴處之一,文中極其工整及細膩、按照比例精密勾勒的手繪圖畫,更是讓讀者賞心悅目。作者們一筆一畫的辛勞,讓詹館長感觸良多:「每當看到這批圖表,就會想起我的父親。」詹館長的父親受日本教育,在礦場負責營運工作,工作內容也包括畫製礦坑的工程圖。當時沒有照相機,只能藉由觀察將形貌畫出來,作畫工具就是一支支各式各樣粗細大小不同的墨水筆,「夜深人靜,他總是拿著極細的筆在紙上作圖,就是那樣專心地畫著,真的就是如此工整細膩。」詹館長這樣形容。
這些手繪的圖畫包括地圖、表格、昆蟲與植物,舉凡臺灣與日本農作物的差異比較、日本的作物如何在臺灣在地化、農產品的栽培研究等等都是研究項目。其中大森一雄《臺湾柑橘病害二付テ》文中研究橘子受到病害的狀況,作者將橘皮受到黴菌影響的狀態詳盡的表現出來;萱島秀樹《本島ニ於ケル鳳梨栽培並ニ加工ニ就テ》中,則將鳳梨的生長從根部延伸的姿態開始描繪,包括在土壤中生長的剖面圖分析都加以繪製;黃逢霖《臺灣水稻病害論》中,不只繪出浮塵子的整體,還包括肢體的局部放大,充滿色彩、栩栩如生,對於當時沒有電腦繪圖軟體的學生來說,不知挑燈夜戰耗費多少光陰。
時代流轉,現代學生撰述論文較為輕鬆,一台筆記型電腦、一條網路線,口試複審通過,一個隨身碟、一家影印店,大功告成。相較之下,這些「卒業報文」更是彌足珍貴,儘管書頁已經泛黃、汙損而脆弱,甚至可以看到蟲蛀的痕跡,但是這些小小的缺憾,都無法掩蓋作者一字一句琢磨、一筆一畫描繪的價值與意義,這些筆墨字句也因為數位典藏工作,化成時代的刻痕。
鳳梨繁殖體之圖。
橘子受病害圖。
害蟲浮塵子(左圖)與臺灣水稻病蟲害(右圖)的手繪圖。
史料數位化:共通、共存到共享
計畫團隊前兩年的數位化目標是200餘冊的「卒業報文」,其內容包括農業經濟、農藝學、園藝學、畜牧與獸醫、農產品加工等領域的研究,呈現臺灣在日本統治時期的社會經濟環境,書寫者求學嚴謹,不但編寫了目錄,也包括序文、正文、結論、參考資料與註解,篇幅從輕薄的數十頁至厚重的數百頁皆有,這些成果都收錄於網站當中。同時,計畫團隊也完成了1480張圖表、627張照片、3張地圖及9張契約書的數位化,這些珍貴附件涵蓋範圍有臺灣植生、土壤、運輸技術、市場調查等,是很重要的補充資料。
以古鑑今,上個世紀初「卒業報文」的誕生,是關於農業經濟、農產品加工、農藝學等農業環境的研究,研究者閱讀這些資料,便能夠瞭解日治時期臺灣政治、經濟、社會的變遷,而數位資料共通、共享的特質,也讓走過近一個世紀的中興大學在學術成果的展現之外,產生更多人文情感的共鳴。未來,中興大學圖書館將持續增加資料內涵,從館藏中挑選其他臺灣農業史料進行數位建檔,並積極與國內外臺灣農業文獻的收藏單位合作,增補館藏所缺漏的部份,期許建立實體與虛擬資源的平台。此刻,也歡迎大家隨時上線,於台灣農業知識地圖中漫步,各取所需,共同分享這項得來不易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