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年,某黨立法委員曾為了台灣地圖的擺法,義憤填膺地質詢當時的教育部長。在該委員的心中,只有「上北下南、台灣立正」的姿勢,才能呈現出兼顧地理資訊與政治意識形態正確性的地圖。

中研院史語所藏:〈台灣民番界址圖〉,鉅細靡遺呈現台灣西半部地景。

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典藏之「台灣民番界址圖」,以山水畫之鉅細靡遺筆法,呈現台灣西半部地景。(蘭文里攝影)

不過,暫且跳脫政治與民族主義的血仇爭鬥。無論是大航海時代的荷蘭,或是中國康雍乾治世下的清王朝,對於台灣的地圖測繪,都曾出現過台灣橫躺的描繪方式,如果用台灣橫直來判斷愛不愛中華,恐怕連貴為閩浙總督的楊廷璋也過不了關吧!

我們還是拋開無謂的政治,進入到歷史世界裡邊尋找一方寧靜。中央研究院典藏一幅成於大清乾隆25年、公元1760年的「台灣民番界址圖」。這幅地圖,是由當時清朝閩浙總督楊廷璋氏下令測繪,呈現台灣西半部的自然與人文地景,聚落、山川皆入眼簾。

為何這幅地圖換作「民番界址圖」呢?在十八世紀中葉,清朝對台灣的經營態度,雖不至有「賜諸紅毛」、把台灣免費奉送給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想法,不過對於台灣的治理,基本上還是帶著點放任的基調。官方對於原住民族的領域,還保有一份政令層次的尊重,劉銘傳「開山撫番」與伴隨而來的大規模衝突,還是一百年之後的事情。儘管民間的漢人墾殖力量,早已實實在在地威脅到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但是在官方認知上,漢人與原住民仍舊被人工構築的「土牛」所分隔,維持表象上的相安無事。在這幅地圖上,我們可看到紅、藍二線。紅線為原漢舊界,藍線則為新界,也就是漢人實際勢力範圍,更往內山推移…。

〈台灣民番界址圖〉圖中紅藍二線為官方認知的漢原勢力界線。

圖中紅藍二線為官方認知的漢原勢力界線,紅為舊界、藍為現界,藍線更往內山推移。由這單純兩條線,我們可以觀察出十八世紀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不斷淪喪的現象。(蘭文里攝影)

這幅地圖除了篇幅宏大之外,另一特色在於觀者右手為南、左手為北。為何這幅地圖需要採取如斯特異的視角呢?請讓我們回溯一下唐山過台灣、那個福爾摩沙轉型成為「台灣府」的時代,漢人航海者取代了金髮碧眼的西洋人。彼時台灣的海洋運輸動脈,逐漸由荷西時期的南北島鏈縱向:往來於日本─菲律賓─印尼,轉為東西向:交連於台灣─福建、廣東、浙江一線,當漢人航海者從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的港口出發,跨過黑水溝前往台灣;他們在海平線上、手扶著木質船身眺望遠方的時候,首先見到的會是澎湖群島,接下來才是往他們兩旁伸展的台灣西海岸,也難怪十八世紀漢人眼中的台灣地圖,會橫著擺放、更給了澎湖極大的篇幅。

在〈台灣民番界址圖〉繪圖師眼中,澎湖群島被給予高度重視。

在「台灣民番界址圖」的繪圖師眼中,澎湖群島被給予高度重視。(蘭文里攝影)

如果問問大家今年最受歡迎的國片是那部?或許艋舺會是不少影迷的選擇。不過,「艋舺」,這個先進都會中的古老存在,其實在整個島嶼的歷史上也和和尚、蚊子一般,屬於後生小輩,漢人在十八世紀初才開始於斯處設市定居。公元1760年,當時身為全台首府的台南、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有防禦工事環繞的城市時,艋舺,還只是個幾間房屋組成的小聚落。當時的人們,絕對不會想到從這個「艋舺渡船街」來來往往之人,最終居然取代台南府城、發展成為島上最大的都會…。

〈台灣民番界址圖〉,1760年的台南

1760年,台南(蘭文里攝影)


〈台灣民番界址圖〉,1760年的艋舺

1760年,艋舺(蘭文里攝影)

地圖,除了是地理資訊的紀錄與再現,也是人類在地表與海洋活動所留下的軌跡。透過古地圖,我們更可「按圖索驥」、探觸到古人的心靈世界…。

如何接觸民番界址圖:

  • 1.您可以造訪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網站,點選典藏精萃→館藏特色→珍本古籍→精品選萃。
  • 2.或點選iPicBox相簿http://ipicbox.tw/a/dCfTPTEXM0t=,欣賞更多民番界址圖拍攝影像。
  • 附註:本文所介紹之「台灣民番界址圖」,其「番」字為十八世紀漢人稱台灣原住民所使用之歧視性語彙。為還原當時歷史脈絡,因此行文中仍以原題名稱之,造成原住民朋友不快,敬祈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