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吃」讓人有好心情。一杯溫牛奶,一塊巧克力,或是一杯暖手也暖身的熱茶,都能舒緩情緒1

 

節氣與清明

節氣是古人沿用至今、指導農務生產與反應氣候的曆法,而「清明」在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裡排行第五。此時春暖花開、草木萌芽,環境一片清麗明朗,稱做「清明」。「清明」這個節氣和「清明節」互有連繫。《荊楚歲時記》2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3大麥粥。」意指「寒食」是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此時風狂雨驟,需停炊三日,把事先準備好、加入了麥芽糖的杏仁糊粥當成主食。因為寒食的日子與節氣的「清明」相近,寒食的活動又常延續到清明,兩者之間漸漸沒有什麼區別。直到今日,清明節幾乎已經取代了寒食節。雖然「清明節」是從「清明」演變過來的節日,但除了氣候上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其特殊的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在臺灣,清明前後仍有冷鋒過境的情況,氣候仍不算穩定。有這麼一句俗諺形容地很貼切:「三月初,寒死少年家。」

 

吃在清明

清明節沿襲寒食的傳統,吃的是事先準備好的餐食。根據古書記載,直到隋唐時代,寒食節都是以一種名為醴酪、用麥芽糖熬煮成的杏仁糊粥為食。在臺灣,吃潤餅幾乎是家家戶戶清明節時的傳統。此外,用鼠麴草揉入糯米糰、再裹入餡料的「草仔粿」或客家人用艾草做成的「艾粄」,都是臺灣人在清明時節常吃的食物。

 

多出來的孩子 ——零餘子

山藥也是經常出現在春天的食材。《本草綱目》記載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瀉、化痰涎、潤皮毛」。山藥在臺灣的產季通常是十月到隔年三月。而零餘子生長在薯蕷、山藥等葉子之間,皮薄而味道良好。據陽明山新安示範班的大哥表示,零餘子小歸小,營養成分卻比山藥本身來的高,但因為品種各異,口感也不盡相同。

黃獨

黃獨,又名黃藥子,莖葉間的珠芽稱為零餘子。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具毒性,不宜多吃。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零餘子

《本草圖譜》中的山藥零餘子。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數位典藏聯合目錄收錄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典藏的《本草圖譜》共九十五冊。該圖譜由日本本草學家岩崎常正於一八二八年編著,以手繪的方式、鉅細靡遺地描繪植物的型態,無論是自然科學或藝術方面,皆極具價值。

 

調身,調心

雖說食物使人心情愉快,美食當前,煩惱似乎也拋到九霄雲外,然而情緒往往是主宰身心健康的因素之一,食不下嚥的情況也所在多有。當心結打開了、舒緩了,或許就能雲淡風清。至於一桌子的養生佳餚,更是有加乘的效果嘍。

 

[1] 近年來研究報告指出血液中的血清素是使人心情愉悅的元素之一;食物裡頭雖然不含血清素,卻擁有促進血清素分泌的功能。

[2]《荊楚歲時記》是南朝梁代宗懍撰寫的一部記載荊楚歲時習俗的著作,也是中國現存最早、記載古代歲時節令的專書。

[3] 餳,音同「糖」,是糖的異體字。餳在此指的是麥芽糖。

 

參考資料:

陳正之(民86)。臺灣歲時記─二十四節氣與常民文化。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淑華(民98)。島嶼的餐桌:36種臺灣滋味的追尋。臺北:遠流。

張靜芬(民98)。在辦公室開心起來的方法?花茶、巧克力、全麥麵包 。臺東:一粒麥子雙月刊。

 

延伸閱讀:

CCC5:陰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