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來攘往的臺北西門町紅樓八角堂旁,曾經座落著一間小小的神社。神社是日本神道的信仰中心,這間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建造的臺北稻荷神社,在1911(明治44)年6月25日舉辦鎮座式1,並於1937(昭和12)年10月列格鄉社2。在官方記載中,淡水、基隆、苗栗市、臺中市、南投市、臺南市、屏東市、宜蘭二結等,都曾設有稻荷社,而臺北稻荷神社是全臺唯一列為鄉社的稻荷社,祭祀的是倉稻魂命3,也就是掌管財富、豐厚農業生產的神祇,例祭日為每年的6月25日。
臺北稻荷神社舊址遺跡,這座神社境內至少有三座鳥居4 (圖片來源:《台湾紹介最新寫真集》)。
在當時,紅樓八角堂的所在地是臺北西門市場,它不但是日治初期全臺第一座官建市場,還進口日貨專供日人消費;為了祈求商業繁榮,位於市場旁的這座稻荷神社自是香火鼎盛。臺北稻荷神社境內有鳥居、參拜道、手洗舍、社務所、本殿等,神社前有兩座石雕狐(狛狐),是稻荷神社的守護獸。原來,狐其實是神的使者,嗜食油豆腐皮,常做為供品之一,也因此以豆皮壽司也稱為稻荷壽司。
根據《稻荷流記》記載:約在西元九世紀時,日本京都船岡山有對年邁的狐狸夫妻,公狐有著好幾條美麗白毛尾巴;母狐雖是狐身,卻有鹿頭。夫妻倆生了五隻型態各異的子狐。這一家狐前去京都南方的稻荷山,對稻荷大明神表明自己擁有靈力,希望能成為神的眷屬、借助神的威能來保佑人類們。稻荷神聽了很是感動,就將狐收為自己的使者。但到了日本江戶時期之後,人們對狐和神漸漸產生誤解與混用,久而久之,狐也被認為是稻荷神的化身之一了。故事中的西門小町就是臺北稻荷神社供奉的稻荷神,雖然和馥華一樣都是狐仙,但是在中國民間信仰裡的狐,其樣貌十分多變:狐在中國傳說中也許是狐仙、也許是狐妖,正邪之間更加曖昧不明。
日本京都伏見稻荷神社的狛狐之一,嘴裡啣著一把鑰匙。
狐之為妖者,一如《山海經》中的九尾狐,相傳狐的尾巴是靈氣之所匯,累積到一定程度,尾巴就會一分為二,一旦裂成九尾,這狐就有不死之身;九尾狐出,世間必有災燹。在《封神演義》中,讓商紂王沈溺酒色終至亡國的妲己,就被描寫成九尾妖狐附身。但狐也有正面形象,人們一般稱仙狐為胡(狐)仙、胡大仙、胡三爺,而不直乎其名;並用生雞蛋和燒酒敬拜,乞求狐仙保祐食物年年不斷,有時也請祂治病。中國的狐時常出現在文人的筆記小說裡、狐仙信仰也容易受到政治情勢干擾;日本的稻荷神則鮮少受到官方壓制,在神道佛道裡都有合法地位,因此較常出現在正式文獻裡,比如神社記載或佛教經文。
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所畫的《紂王妃九尾狐妲己圖》。約成畫於18-19世紀年間。
(圖片來源:國家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
在中國地方信仰中的狐仙形象:穿著官服,貌似個官老爺。
(圖片來源:國家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
身為最廣為人知的動物神之一,儘管狐的傳說在不同地區中有不同流變,但無論是狐仙或是稻荷神,都將繼續陪伴、守護著崇愛祂的人們,未曾須臾遠離。
注釋:
1 鎮座式:將神明安奉在神社中的儀式。
2 鄉社:神社的某個層級。上有縣社、下有村社。而鄉社就是該區域(鄉)的首位神社。
3 倉稻魂命:日本稻荷神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豐宇氣毘賣命、保食神、大宣都比賣神、若宇迦賣神、御饌津神等等稻荷神。
4 鳥居:一種在日本神社內,用以區隔神域和人類世界的建物。進入鳥居走向神社時,就算走入了神的領地。
參考資料:
山折哲雄編(1999)。稲荷信仰事典。東京都:戎光祥。
康笑菲 (Kang, Xiaofei)(2009)。狐仙。臺北:博雅書屋。
勝山吉作編(1931)。台湾紹介最新寫真集。臺北:勝山寫真館。
延伸閱讀:
CCC7:萬華殘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