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市中心鬧區街頭,或是鄉野間巷弄,臺灣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機車奔馳的身影。機車發源自歐美國家,臺灣於日治時代引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是稀有的休閒奢侈品。


日治時代:現蹤街頭

大正二年(一九一三年)九月十九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刊登四位日本人騎乘機車從臺北到新竹的遠乘創舉。九月十五日發起人島中島輪商會主上午七點到臺灣神社1參拜,隨後在明治橋2和佐藤氏、富永氏、末村氏三人會合。由於當時道路建設還不發達,旅途中困難重重,到現今新竹湖口竹北一帶的鳳山溪時,因為沒有船隻能渡河,四人只好把車背在肩上,涉水過二尺深的溪流。過溪之後路況更加險惡,上下起伏不定,到達新竹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前後竟耗費十個小時!從現有資料推測這是臺灣路上首次出現機車行駛的紀錄,而當時的機車樣式為腳踏車上加掛馬達,相較現代輕便許多。


明治橋

明治橋是通往臺灣神社的要道,為1913年機車遠乘的起點。(圖片來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歐美各國使用機車從事軍情傳遞、探查敵情、運送傷兵及醫療物資等軍事活動,同時在技術和產製能力上皆有所提升。臺灣在一九一八年進口車款Smith Motor3,一九二○年代才陸續有其他廠商,例如:美國哈雷、印地安,英國Rudge-Whitworth加入市場,出現側座、運貨置物箱、三輪車等多樣化款式,外型和腳踏車有了明顯分別;一九三○年代後日本開始自行生產銷售到臺灣,機車不再只是休閒娛樂用途,使用族群拓展至官方警察、電報傳遞員,以及醫生、商人、地主等中上層階級,然而數量仍然稀少,一般社會並不普遍。


機車廣告

臺灣首見機車廣告,由魁輪社引進Smith Motor販售,外觀和腳踏車相似。(圖片來源:1918年5月1日,臺灣日日新報21版)


戰後:蓬勃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爭摧殘之下臺灣經濟低落,交通設備受損嚴重。機車較汽車低價且駕照取得容易,速度優於腳踏車,徵稅也比前兩者少,加上道路建設尚不完善,考量經濟能力、時間花費和機動性,機車成為工作代步及農民貨物運輸的首選交通工具。一九六○年代後在政府政策支持、業者生產技術增進下,機車逐漸從進口轉為自產內用、外銷。由於女性工作比例增加、機車價格降低與推出分期付款銷售方式等因素,讓使用對象延伸到職業婦女、勞工和學生族群,用途包含休閒旅遊、日常生活與工作通勤。從數量來看,由一九七四年每十一人擁有一臺機車,大幅增加到一九八○年約每三人擁有一臺,成長速度驚人。依據交通統計月報顯示,從二○一一年七月底至二○一二年中為止,機車登記數始終維持在一千五百萬輛以上!相當於臺灣每百人之中,約六十五人擁有機車。


放眼未來

如今機車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郵差快遞、瓦斯載運、速食店外送、通勤上班族……路面上聚集著各行各業的縮影;也曾有新聞播報大學校園機車停車場幅員廣闊,三千四百個停車格,卻還是一位難求的奇景;三五好友騎車遊山玩水、挑戰二十四小時環島的故事也時有所聞。

二○○七年政府有條件開放五百五十CC以上大型重機車行駛快車道及快速公路、二○一一年三讀通過修法,得依交通部公告規定路段及時段行駛國道高速公路,然而截至二○一三年十月為止仍未公告開放;二○一二年五月立法院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將過去「機器腳踏車」用語正式調整為「機車」。未來機車能否改變慢車形象,和汽車享有同樣路權?成為社會注目與機車族關心的議題。


註釋:

1臺灣神社:明治三十四年(一九○一年)竣工,國民政府來臺後拆除新蓋「臺灣大飯店」,現稱圓山大飯店

2明治橋:臺灣神社完工後,同年興建跨越基隆河,連結臺灣神社和臺北市區的橋梁,歷經多次改建,戰後更名中山橋,二○○三年拆卸後,擇地重建處未定。

3Smith Motor:一九一○年英國業者設計,之後美國買下製作權於一九一七年銷往日本,隔年引進臺灣。


延伸閱讀:CCC10:愛在機車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