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鬱的樹林裡,火車的聲音劃破安寧,眼前一列機關車拖拉著巨大的原木經過。山中有著伐木工人的吆喝聲,社區聚落中溫暖而緊密的人際互動,迴盪著孩子們的笑語。這裡就是林田山,昔日稱作もりさか(morisaka,日文「森坂」),意思是長滿森林的山坡,今日仍有個見證林場繁盛的名字:「森榮」。
林地開發歷程
早在一九一八年,對臺灣物產做過詳盡調查的日本殖民政府,便初步檢定了林田山伐木計畫,並成立東臺灣木材合資會社,進行林田山事業區的採伐。由於伐木計畫包括伐木、造林、國土保安、水源涵養等完整規畫,因此山林仍保有豐富的林相,諸如雲杉、鐵杉、扁柏、紅檜等。到了一九三四年左右,由於木材價格滑落,採伐成本過高,因此相關的伐木活動暫時停止。
而後林田山再次受到開發,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木材運送受到管制有所關連。當時位於宜蘭的「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即現今的中興紙業公司)造紙工廠,其造紙原料木材來自阿里山、八仙山的林場,因為管制而有匱乏之虞,進而就近在東部尋找適合的林場。林田山再次受到矚目,臺灣興業株式會社立刻向總督府申請開採權,並在獲准後,於萬里橋溪畔一塊平緩的臺地「森坂」(今花蓮縣鳳林鎮),成立了「林田山砍伐事業所」,建立具備生活機能的伐木基地。隔年的一九三九年,林田山便正式出材。
集材機是山區採伐作業的重要機具。
(圖片來源:花蓮地方文化數位典藏:走入林田山)
戰後初期,由於國有林地、林業開採權等事務交接的緣故,林田山林場在幾個公家單位與民營公司中輾轉,但是伐木基地生活機能的成長卻沒有停歇。在戰後更名為森榮的這個社區,除了之前已存在的柑仔店、酒保(購買部)外,又陸續增添了理髮店、醫務室、交誼廳等設施,後來成為社區生活重心的大型室內集會禮堂「中山堂」也在此時落成。到了一九五八年,「臺灣中興紙業公司」成立,次年取得林場經營權,林田山進入了最為繁盛的時期。
自給自足的山林小鎮
由於林田山的林業發展穩定,包括伐木工人與眷屬,或是公司設置種種福利措施的就業人口等等,在這個社區裡聚集了兩千多的住民。為了子女就學的需要,不但成立了森榮國小,也開辦幼稚園,員工子弟還可免費入學幼稚園,註冊費用皆由職工福利委員會補助。員工宿舍更是多樣,包括較高級的場長、課長級宿舍和一般木造的基層員工宿舍,以及提供給遠道而來工人的磚造單身宿舍,後期還建造了每戶十一坪但五臟俱全的「康樂新邨」。
在其他生活機能方面,為了方便單身者,設有公共食堂,提供便宜、菜色佳的伙食。林場也與米商簽訂設立「特約米店」,以平穩的市價供應這山中小鎮,盈餘還提撥做為員工福利金。購買部也供應各樣民生用品,員工消費可以記帳,月初發薪水時,再由林場代扣。如果不量入為出、小心撙節,領到薪水時可能所剩無幾呢!
另外,山區偏遠、伐木工作的危險性又高,場方也設立醫務室,聘請合格的醫師、護士與助產士常駐。整個林場人員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全繫於這小小的一間醫務室,不像現在城市中的醫生多為專科,而是要面對五花八門的病狀,皮肉傷大概是已經司空見慣,就連接生也得要能應付才行。
伐木工作危險性高,林場又深處山中,小小的醫務室是整個社區居民的健康命脈。
(圖片來源:花蓮地方文化數位典藏:走入林田山)
回首過往,走入林田山
由於一九七二年發生一場森林大火,林田山有四個林班遭受波及,許多木材集運設備也付之一炬,而後保護森林運動興起,「禁伐天然林」的林業政策實施,林田山的林業榮景已一去不返。但林場的子弟與退休員工仍心心念念這個「我們的家」,籌組文史工作室,除了凝聚社區成員的向心力,也傳承紀錄林場的歷史。如今這個獨具特色的伐木聚落,它所代表的人文意象與歷史意涵,記錄下臺灣林業文化的一章,直至今日,依然吸引著大家前去探訪。
延伸閱讀:
CCC7:森榮歲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