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田與一於一八八六年出生於日本北陸石川縣,一九○七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土木科就讀,受到業師廣井勇教授的影響,對於工程實務有極大的熱忱,並積極學習外國語文以接觸最新的技術。在一九一○年畢業後隨即以二十四歲年輕之姿渡海來到臺灣,受聘於總督府土木部展開職業生涯。

當時臺灣各地的反抗幾乎都已被總督府所弭平,總督府的施政方針轉為對臺灣進行各項開發工作。八田與一最初擔任土木調查,隨後在濱野彌四郎麾下進行臺南自來水道的工程建設。一九一六年總督府為了加強臺灣的稻米產量,決議在桃園臺地興建灌溉渠道,於是抽調了以八田與一為首的年輕技師們組成工程團隊,展開了桃園埤圳的設計工作。

嘉南大圳烏山頭隧道出口

嘉南大圳灌溉地給水區分圖。(圖片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日據與光復初期史料數位化計畫)


設計結束後,八田與一受命走訪臺灣中南部尋找適合水力發電的地點。在訪察途中,他注意到嘉南平原缺乏穩定的水源而農產量不足,於是提出意圖一舉解決洪水、乾旱、鹽害,並灌溉七萬五千甲的官佃溪埤圳計畫。而後在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的決策之下修改為由官方與民間共同出資,同時修建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灌溉整個嘉南平原十五萬甲的龐大計畫。

工程於一九二○年開始施工,引進了新式的水壩工法以及大型土木用的機械設備,經歷了十年的努力,在一九三○年完工並順利儲水灌溉,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水利設施,從此改變了臺灣嘉南平原的農業環境,而隨之推行的三年輪灌制度亦改變了嘉南平原的農業生態。

嘉南大圳灌溉地給水區分圖

嘉南大圳烏山頭隧道出口,連接烏山頭水庫。(《臺灣銀行四十年誌》,名倉喜作編,昭和14年[1939])


一九四二年八田與一參與南洋經濟開發,赴任途中搭乘的輪船被擊沉而殉職,和八田與一在臺灣共度二十餘年的妻子外代樹於三年後投水自盡,合葬於烏山頭水庫,墓前立著八田與一的銅像,席地而坐眺望著珊瑚潭至今。


參考資料:

齋藤充功(民86)。日台の架け橋.百年ダムを造った男。東京都:時事通訊社。

陳文添(民87)。八田與一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閱讀:

CCC4:臺灣人物誌

引我到這美麗之島——馬偕 George Leslie Mackay

臺灣踏查——伊能嘉矩

收藏Formosa——梭德 George Leslie Mackay

一曲夜來香——李香蘭(山口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