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軌跡

「相約於七點五十九分」這樣的約定,在不久之前的臺灣仍是不可能的事。使用近代鐘錶來計時,是清末開港貿易之後才漸漸開始,新的郵政、電報、海關鐵路發車等等時間皆使用鐘錶刻度,取代了傳統的壺漏、香印、燭刻。到了日治初期,鐘錶的價格很昂貴。直到一九三○年以後,鐘錶的價格才慢慢降到勞動階級每月所得的十分之一以下,部分農家已可擺設時鐘,臺灣窮學生才能夠用精準到分鐘的時間和大小姐約定時間了。


約會何處去?

西方文明傳入臺灣之後,人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變化,所謂「自由戀愛」的風氣,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翻開歷史的書頁,其實和我們揣想的有點類似。

首先,公園一樣是約會見面的好地點。新公園是日治初期一八九九年就興建完成的臺北公園,占地兩萬坪,仿歐洲風格。由於比一八九七年的圓山公園晚了兩年,因此習慣上稱為新公園,直到戰後一九九六年才改稱二二八紀念公園。逛完若想嘗嘗紅豆麵包,可以去一家叫做梅月堂的著名菓子店,地點位於現在的衡陽路、博愛路口,距離新公園不遠處。這麼看來,也很符合現下情侶坐在裝潢美、氣氛佳的甜點小店裡、邊吃著點心邊聊天(或許還會拿出相機拍照)的情境。

臺灣博物館

位於二二八紀念公園內的臺灣博物館,落成於西元1915年,是臺灣第一座博物館。

安藤元節編纂《臺灣大觀》昭和7年 (1932)。


與西方文明相遇

說起百貨公司,已經算是現代人的娛樂場所之一。無論豔陽天或颱風天(更別說週年慶),總有顧客上門。

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是一九三二年底在臺北開幕的菊元百貨,樓高六層,後來闢建第七層為展望臺與喫茶室,被當時人稱為「七重天」,與不遠處的臺灣總督府同為臺灣最高建築,直到四十年後的希爾頓大飯店才打破這個紀錄。大樓內配置罕見的電梯,販賣舶來化妝品,食堂則提供咖啡、咖哩飯等西洋輕食,是全臺最時髦、最著名的購物中心,地點位於現今的衡陽路、博愛路口,也就是梅月堂菓子店周遭。

菊元百貨

菊元百貨位於今日臺北市中正區衡陽路與博愛路口,當時號稱「全臺最高大樓」。

臺灣建築會編,《臺灣建築會誌》第4輯第6號,昭和7年 (1932)。


當時的人也流行看電影。一九一一年臺灣第一家專門放映電影的戲院「芳乃亭」開幕。此後多家戲院也選擇在附近開張,西門町從此成為電影重鎮。到一九二○、三○年代,臺灣的電影放映業進入空前蓬勃的時期。不過,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載,當時看一部電影要花費五錢1,好一點的位置二十錢。如果以當時的物價來看,五錢差不多能買到快一公升的白米,可見這項休閒娛樂的代價並不小。

從新公園沿著衡陽路,一路走到西門町,八十多年前的情侶所走過、玩過的事物,與今日的情侶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差別。在當時已初步現代化的臺北街頭,以新的時間刻度相約,走過新公園,逛過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享受一段單純的美好時光。


註釋:

1一圓=十角,一角=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