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位處苗栗縣的東北角,古有「內山」和「番界」之稱。一直給人濃郁客家印象的南庄,清代之前主要是泰雅族賽夏族的狩獵區,清代嘉慶年間(一八一八年)才有漢人移入。而提到南庄的樟腦產業,早在荷西時期就有荷蘭人在蓬萊村(當時被稱為「紅毛館」)一帶開採;爾後漢人與原住民為樟樹林地爭執時有所見;日治時期(一九○二年)更因樟腦開發權的歸屬,引發本地人對抗日人的南庄事件

樟腦業隨時代的演進大起大落,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樟腦是製造無煙火藥和賽璐珞的原料,臺灣成為世界樟腦的最主要供應地,使得這項從現代觀點看來頗有溫度的傳統產業,牽動眾多利益關係,有人一夕致富,也有人相互爭鬥而兩敗俱傷,甚至牽引著整個臺灣,讓臺灣捲入了和世界的角力當中。直到人造樟腦的出現,才終結臺灣樟腦的產業。時至今日,在經濟型態的日漸改變下,南庄的樟腦業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觀光的蓬勃發展。


南庄林地

照片攝於1936-1937年間的南庄官所造林地。日治時期,日人視樟腦為臺灣主要財源。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閱讀:CCC10:人與地的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