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與農產特色

北港鎮地處雲林縣南方,南北長約八公里、東西寬七公里,隔著北港溪與嘉義相鄰。依據雲林縣政府統計報表顯示,截至二○一二年十月,雲林二十個鄉鎮市人口總數約七十一萬,北港四萬兩千多人排名第五,僅次於斗六、虎尾、西螺與斗南。稻米落花生甘蔗為北港主要農產品,早在清朝初年便是糖業原料重要產地,日治時期引進現代化設備創立糖廠,同時建造往來北港與嘉義的糖業鐵路;戰後國民政府來臺,北港糖廠的甘蔗壓榨量更曾高居全國第一。然而在臺糖人力精簡與成本考量下,二○○五年七月停產關閉,目前糖廠內設有冰品部對外營運。

牛墟」也是當地特色之一。牛墟是指農村定期舉辦的牛隻販售市集。在農業時代,牛為生活運輸與耕作的重要夥伴,於是出現專門的販牛市場。近代隨著產業結構改變、農業機械化而逐漸消失。北港牛墟是臺灣少數留存的牛墟之一,每旬第三、六、九日早上營運至中午,同時販售各種民生用品和小吃。如今牛墟已經少有牛隻買賣,轉為傳統市集和居民交流場所。


北港開拓史

北港地區的發展史,可以追溯至四百五十年前。根據文獻記載,明嘉靖末年到萬曆初年,全臺都有貿易走私行為。相傳明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年)顏思齊選定當時全臺最大漁港,閩粵漁民、海盜及日本倭寇聚集的「笨港」設立十寨,從事走私、掠奪商船、搶劫漁港等。

昔日「笨港」範圍約在今日雲林北港鎮碧水寺到嘉義縣南港村水月庵一帶。一六二五年顏思齊病逝,眾寨主約定以碗擲筊得三聖筊者為王,當中僅有鄭芝龍連擲三聖筊且碗未破,成為十寨之首。明崇禎元年(一六二八年)鄭芝龍向福建巡撫提出「三金一牛」移民政策,給予來臺墾殖的漢人「每人銀三兩、三人牛一頭」鼓勵,招攬數萬人,集體墾殖範圍約在現今臺南鹽水港以北至雲林北港、虎尾一帶。此後笨港蓬勃發展,贏得「小臺灣府」稱號。直到清乾隆年間官方指定鹿港為渡臺對口港埠,加上嘉慶年間溪水氾濫,以及日治時期後從閩臺貿易改為日臺貿易等等因素,北港逐漸失去港口通商優勢,轉變成油、糖集散中心。至今北港仍為食用油生產重地,並朝向宗教、觀光產業發展。如今坐落在北港市區中心的顏思齊開臺紀念碑,為過去北港風光留下見證。


北港老街

中山路老街舊名「宮口街」,至少已有三百年歷史。日治時期一改昔日傳統中式木造建築巴洛克式昭和風格,同時將原先七公尺路面拓寬成二十一公尺。老街上振興戲院建立於一九五四年,曾經熱鬧非凡,紅極一時,在一九七○年結束營業。閒置了三十多年後,由餅店老闆購得,保留戲院特有的挑高木造結構,改為結合糕餅舖的藝文展演空間。而地方知名跌打損傷藥店大飛龍、世一賓館等等建築與招牌,都相當具有特色,值得一訪。

漫步在北港老街周遭,還有機會見到「假魚肚」招牌。據說因為早期魚肚價格昂貴,一般民眾負擔不起,於是出現這種以豬皮加工製成的傳統特色小吃。


北港朝天宮

中山路老街直走到圓環處便是北港朝天宮。清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年),樹壁和尚奉湄州天后宮神像來臺,三十九年設祠供奉;雍正八年(一七三○)擴建,此後多次整修,現為國定古蹟,占地近千坪,廟宇建築、木石雕刻及書法美術都值得細細品味。每年農曆三月十九日迎媽祖活動,挨家挨戶恭迎聖駕,傳統藝閣陣頭表演、炸虎爺、吃炮等等習俗令人目不暇給,在二○一○年由政府公告為重要民俗。

而一年一度的苗栗白沙屯通霄拱天宮媽祖到北港朝天宮進香盛事,已有一百七十年以上歷史。信徒跟隨竹製聖轎內媽祖指示,全程由信眾扛著神轎徒步前進,擁有「歷史最久、距離最遠、路程不定」三大特色,日數不定,全程約莫十多天,每年皆吸引上千名民眾參與。


優人神鼓

北港朝天宮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圖為1990年優人神鼓劇作《七彩溪水落地掃》在朝天宮演出的盛況。

圖片來源:優人神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