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為農耕社會,種植與收穫是部族中一等一的大事,需要舉行盛大的慶典以感謝天上神靈與自然精靈,因而在收割之後便召集全體族人舉行豐年祭(亦稱收穫祭)。以往農作物以小米為主,後來改為種植水稻,使得現今舉行祭典的時間挪前。傳統上阿美族人會依年齡分組,參與豐年祭中各種任務、競賽與舞蹈演出,展現其紀律與能力,核心歌舞統稱為Malikoda,各地的稱呼不一、歌舞儀式也均有各自的特色,主要由族人手牽手圍成圈子唱歌跳舞來進行,年長者藉由反覆重複的歌舞,引領年幼者愈加熟悉共同的舞步,漸次融合各個年齡階層,象徵著部族內部關係密切、團結一致,而載歌載舞的豐年祭典,也充份傳達出阿美族樂天豪邁、喜好歌舞的性情。

腰鈴

阿美族在豐年祭時配戴的腰鈴。(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閱讀:

CCC4:四季慶典

聖子降臨——屏東萬金天主堂聖誕慶典

代天巡狩•送王燒船——臺灣王船信仰

千秋佾舞——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

直上碧霄——平溪元宵放天燈

高山獵手——布農族射耳祭

人神鬼魂、中元同樂——客家義民節

水燈映路慰孤魂——中元放水燈

踏雪尋桐——客家桐花祭

祭魂與濟饑——搶孤雙城記